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安全 > 安全消费 > 消费警示及消费知识

佛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春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

发布时间:2022-04-19 08:34:22来源:本网访问量:-字体

  春季,春雨绵绵,温暖湿润,各类微生物生长繁殖迅速,食物易腐败变质,季节性食品也大量上市,是各类食物中毒的高发期。在此,佛冈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提醒广大群众:

  一、正规渠道消费,防范食安风险

  购买前,选择证照齐全的商家消费,不在非正规渠道购买食品。购买时,注意查看食品包装日期和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等标签信息是否齐全,不购买无产品信息、变质过期等劣质食品。

  二、严控加工流程,严把过程关卡

  选材时,不要选用野生动植物和来源不明的食品原材料,降低原材料食用风险;加工时,生熟食物的餐厨具应进行清洗消毒,并分开使用,避免食物交叉感染;储存时,注意储存环境和温度,防止食物变质。

  三、杜绝餐饮浪费,倡导文明用餐

  外出用餐,为防止食源性疾病发生,食用前,要检查食物是否新鲜、是否煮熟煮透;食用时,使用公勺公筷,文明用餐。

  四、保留相关票据,以备追溯调查

  外出消费,应向商家索取消费票据。若食用食品后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留存食品样品和消费票据,及时拨打12315、12345投诉举报电话,以便及时调查处理。

  五、警惕特殊食品,预防食物中毒

  (一)发霉甘蔗。正常甘蔗的横切面是白色、无味的。受到真菌污染而发霉变质后甘蔗质地较软,外皮无光泽,颜色较深,有酸霉等异味,且截面呈浅黄色、浅褐色至深褐色,甚至出现霉点。霉变甘蔗含有神经毒素,损伤人体中枢神经系统。民谚说得好:“清明蔗毒过蛇”。少数不法商贩会将霉变甘蔗再加上一些色素榨成果汁卖,一般人很难分辨出来,在购买甘蔗汁时应挑选新鲜甘蔗,确认未发生霉变后当场交给商贩现榨。


佛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春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jpg


  (二)四季豆。四季豆俗称刀豆、芸豆。生的四季豆中含皂甙和血球凝集素,彻底加热可破坏这两种有毒物质。若加热不彻底,毒素留存极易导致食物中毒。正确烹调是充分加热、彻底炒熟,使豆棍由支挺变为焉弱,颜色由鲜绿色变为暗绿,吃起来无豆腥味。消费者在外用餐时,也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若发现上桌的四季豆色彩鲜绿,则要先浅尝一口,没有臭青等异味时,方可放心食用。

  (三)发芽马铃薯。马铃薯又称土豆、山药蛋、洋山芋,储存时间稍长,土豆表面会长出绿芽。马铃薯营养丰富,但内含有龙葵碱,未成熟马铃薯和发芽马铃薯含龙葵碱较高,进食后极易中毒。春季生芽的马铃薯较多,发芽、皮肉变色的马铃薯不可食用。民众购买时要适量,土豆保存要得当,防止发芽。

  (四)鲜黄花菜。鲜黄花菜里含有秋水仙碱,本身无毒,但进入人体后,被氧化成氧化二秋水仙碱就有毒了。秋水仙碱是水溶性的,食用鲜黄花菜前一定要先经过处理,去除秋水仙碱。可以将鲜黄花菜在开水中焯一下,然后用清水充分浸泡、冲洗,使秋水仙碱最大限度地溶于水中,此时再行烹调食用。每次不宜多吃,最好不超过50克。

  (五)鲜木耳。春季是南方木耳疯长的季节,新鲜木耳含有一种卟啉类光感物质,人食用后,会随血液循环分布到人体表皮细胞中,受太阳照射后,会引发日光性皮炎。这种有毒光感物质还易被咽喉粘膜吸收,导致咽喉水肿。


佛冈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春季食品安全消费提示2.jpg


  (六)河豚。春季是河豚鱼产卵季节,此时河豚鱼的毒性最强,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危险期。河豚鱼的毒素含量高且非常稳定,一般加热烧煮不能解毒,严重的在中毒后两三个小时内就会导致死亡,千万不要冒险食用。

  (七)野蘑菇。每年春季,毒蘑菇生长旺盛,是引起毒菇中毒的高发季节。毒蘑菇与食用菇没有明显区别,仅凭肉眼难以鉴别,不采摘、不买卖、不加工,不食用,以免因误食而造成重大食物中毒。误食毒蘑菇中毒症状严重,死亡率极高。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

返回首页
粤省事
粤省事
政务微信
佛冈发布
(中共佛冈县委宣传部主管)
旅游美食
佛冈旅游美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