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原材料装卸及堆放粉尘、投料粉尘、打磨粉尘、木方切割粉尘等。 投料粉尘主要来源于水泥及石英砂投料过程,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建设单位拟对整个搅拌区域设置围墙,阻挡粉尘飘逸;围墙的高度高于搅拌机,有效的将投料过程产生的粉尘截留在搅拌区中。 打磨粉尘主要来源于脱模后的产品表面打磨,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建设单位拟设置水帘柜对打磨粉尘进行收集处理,处理后无组织排放。 原料装卸及堆放粉尘来源于原料装卸及堆放过程,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建设单位使用的水泥为袋装水泥,日常用帆布遮盖,石英砂使用滤网遮盖,帆布及绿网能有效的阻挡粉尘排放至大气环境中。 木方切割粉尘主要来源于木方切割过程,切割量较少,粉尘量产生较少,经自然沉降后,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上述无组织排放的原材料装卸及堆放粉尘、投料粉尘、打磨粉尘、木方切割粉尘经采取措施处理后,厂界颗粒物排放能满足《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无组织排放限值要求。 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区,大气评价500m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在落实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后,达标排放的工艺废气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二)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产生的废水为生活污水、清洗废水、水帘柜废水。 生活污水拟采取“三级化粪池+A2/O”工艺处理后回用于生产过程,不外排。 搅拌机产生的清洗废水回用于物料的调配,不外排。水帘柜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定期补充新鲜水。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产生的废/污水不排放,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三)声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噪声污染源主要来源于生产设备运转时产生的机械噪声,噪声源等效声级在65~75dB(A)之间。 项目采取的主要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包括:优化设备选型、合理布局生产设备、采取减震、消声等降噪措施。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的厂界噪声排放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木方边角料、不合格品、沉降的粉尘及废模具等。 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废包装材料、木方边角料以及废模具交由资源回收单位回收处理;不合格品交由建筑材料单位回收处理;废水处理设备污泥交由相关资质单位处置;水帘柜沉渣交由周边的建材公司进行回收处理;含油抹布及手套属于危险废物,收集后定期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理。 根据《报告表》分析,采取上述措施处理后,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五)地下水、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厂区已进行地面硬底化处理,不存在对土壤及地下水的污染的途径;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为颗粒物,不含重金属等污染物。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按重点防渗区要求,做好相应的地下水防渗工作;厂区其他区域按一般防渗区要求采取防渗措施。 根据《报告表》分析,在厂区做好相关防范措施的前提下,项目建成后对周边土壤、地下水的影响较小。 (七)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报告表》,项目不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储存。项目环境风险的途径主要为火灾或爆炸等引起的伴生/次生污染物排放。拟采取的风险防范措施有:①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②加强环境管理;③在项目厂区范围内,可能引发火灾的成品区、原料存放区、生产区等明显位置设立严禁烟火标志,并加强日常用火管理,杜绝火源进入项目区内的可能引发火灾事故的场所;④加强厂区的用电管理。 根据《报告表》分析,在采取有效措施的情况下,项目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很低,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