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上午,佛冈县龙山镇惟德现代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基地里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志愿者很快装好了一箱箱上海青。这是继2月29日以来,第五批从基地发出的青菜。截至目前,该基地此前滞销积压的5万斤蔬菜已售罄,正在分批采摘发货。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佛冈县农产品普遍出现滞销情况。在市商务局协调下,以佛冈县电子商务协会党支部为首成立佛冈电商疫情助农服务队,整合媒介平台、快递企业、志愿服务团队等资源,从收集滞销信息到直播带货,从产品细节沟通到产品销售全程实现电商化,通过政企合作,带动佛冈滞销产品销售超过200万元,多措并举助农抗疫。
5万斤滞销蔬菜3天预售一空
“滞销的5万斤上海青全部解决了,客户的订单数量也在上升,基地正逐渐恢复正常运转。”佛冈县龙山镇惟德现代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基地负责人黄永兰介绍说,今年初受到疫情影响,大量蔬菜积压在田里,其中“无土水培”上海青就有5万斤。
惟德种植基地占地约200亩,是佛冈县龙山镇白沙塘村、关前村、湴镇村、从化围村四条省定贫困村的重点扶贫产业项目,以发展“无土水培蔬菜”这一特色农业产业为主,是四条贫困村村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经本报“党报帮帮帮”栏目发出5万斤滞销蔬菜的求助信息后,市商务局电商办多方协调资源,联动佛冈县电子商务协会、顺丰速运、京东快递、志愿服务队等企业和团体,打通采摘、包装、销售、物流配送全链条,通过线上推广,线下联动超市、社区团购等方式,5万斤滞销上海青很快预订一空。其中,爱心企业金鲜美购买一万多斤蔬菜,捐赠给佛冈县全体医护人员及媒体工作者。
“目前购买蔬菜的客户并非只是一次性需求,如何为企业带来持续性的合作,是我们接下来的谋划重点。”佛冈县电子商务协会党支部书记兼秘书长朱翠娟表示,将打通其他蔬菜基地,梳理农产品资源,根据各电商平台和线下客户相应的标准,与现有的资源进行匹配。
早在2月14日,佛冈县电商协会开通直播对接,由朱翠娟主持,与农户通过网络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农产品的基本情况、农户的需求以及上线电商平台遇到的困难。截到目前,通过佛冈县电商协会牵线售出的滞销农产品约10万斤。
雷神山清远援建者家中滞销青枣卖出1.5万斤
“接到共800多笔订单,货基本上出完了。”截至2月底,雷神山清远援建者曾月雄家中的1.5万斤滞销青枣,已经基本出货完毕。此前,刚参与完雷神山医院建设,还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清远人曾月雄及其妻子向媒体求助,自家果园的上万斤青枣面临滞销困境。
市商务局了解青枣的产量及包装等情况后,当即对接电商平台和物流渠道。电商办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协调,不仅把青枣上线了电商平台,还帮果园拿到了7折的运费优惠。”很快,曾月雄家的青枣在网上面市,同时还拿到了由顺丰速运授权提供的快递优惠账号。
“对于滞销农业产品,线上推广的反响更加迅速。”朱翠娟介绍说,在电商、网络、媒体等多方力量的推动下,很多滞销农产品都得到了缓解。如曾月雄的求助信息扩散后,不少企业和单位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一天内青枣的订单已达9000斤左右,其中有集体采购,也有零售。截至2月21日中午,清远雷神山援建者曾月雄家中的1.5万斤滞销青枣,已经基本出货完毕。
此外,市商务局还通过资源调配,支持佛冈电商协会帮助猫土公社等企业及农户销售滞销蔬菜以及百香果、柠檬、番石榴等水果。
“零散分布的滞销产品通过电商化零为整,宣传渠道以一铺十,大大提高了对接的效率和成功率。”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市、县商务系统,佛冈县政府、县电商协会以及企业、大众上下一心,各尽其力,为滞销农产品出谋划策,通过不同的电商平台、电商渠道、电商宣传方式共抗疫情,带动滞销产品销售超过200万元,同时制定持续的服务方案,为疫情过后的三农发展奠定坚实的农村电商基础。
(本文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