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佛冈 >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发布时间:2023-02-15 10:40:00来源:本网字体

  (一)佛冈建置沿革

  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划清远县吉河乡(即今水头、石角两镇),同时划英德县的白石、独石、迳头、观音、高台、虎山六乡(即今迳头、高岗两镇),成立佛冈直隶军民厅(简称佛冈厅),归广东布政使司直辖。佛冈从此时起成为国家行政区划。

  民国3年(1914年6月3日)撤厅改县,始称佛冈县。

  1949年10月12日,佛冈全境解放。1952年4月13日,佛冈县与从化县合署办公,佛冈只设办事处。1958年10月23日,佛冈县与从化县合并,称从化县。1961年5月4日,恢复佛冈县建置,一直至今。

  (二)佛冈得名由来
佛冈建厅时,取名为佛冈厅,是因厅署附近有佛冈村。佛冈村形成于元代或更前,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版《清远县志》的地图上已有“吉河乡佛冈村”的记载。佛冈村的得名源于宋朝。当时清远吉河乡摩罗山(原称网脑山,在今石角镇)建有一间佛寺(后已毁),有麦、沈两姓人在佛寺僧人的指点下,在冈田(在今石角镇)一带建村居住。因建村地址为佛寺僧人指点,村址又是低矮山岗,故取名为佛冈村。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建厅时,厅署位于佛冈村附近的大埔坪,即以佛冈村中的“佛冈”取名为佛冈直隶军民厅。民国3年(1914年)撤厅改县,始称佛冈县。以上说法,是指先有佛寺才有佛冈村,有佛冈村才有佛冈厅、佛冈县。
“佛冈”得名另一说法是佛冈地域内有观音山,观音即佛,山即山冈,故称“佛冈”。这种说法现无从考证。

  (三)居民语系
佛冈厅辖内居民分为客家语系和粤语系两支。客家语系又称客家话,其居民称为客家人,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居住在佛冈北部地区。佛冈的粤话系又称佛冈白话,其居民称为白话人,约占总人口的2/3,主要居住在佛冈中部地区和南部潖江地区。在居民和生活习俗上,佛冈客家人多保留中原风俗,其民居属客家围屋。佛冈白话人多保留岭南风俗,其民居属广府围屋。

  (四)村落分布
根据居住人群的来历和生产生活习惯,佛冈和潖江的自然村落可分为南、中、北三大区域。
北部地区(今高岗镇、迳头镇)是地势较高的山区,有自然村落200多个,以朱、郑、李、何、钟、范、张等30多个姓氏人口为主。中部地区(今水头镇、石角镇)是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有自然村落300多个,以黄、李、宋、刘、曾50多个姓氏人口为主。南部地区即潖江地区(今汤塘镇、龙山镇),是以低山及平原为主的地区,地势较低,有自然村落200多个,以刘、周、冯、沈、吴、李、严、招、欧阳、杨、饶、龚、曹等30多个姓氏人口为主。2011年起,佛冈有3个村落被评为广东省古村落,分别是高岗镇新联村、汤塘镇汤塘村、龙山镇上岳村。

  (更新于2023年2月14日)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

相关附件

返回首页
粤省事
粤省事
政务微信
微信客户端
旅游美食
佛冈旅游美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