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动态

锚定产业兴村 筑牢利益联结——佛冈县龙山镇从化围村走出乡村振兴特色之路

发布时间:2025-11-25 17:01:01来源:龙山镇人民政府访问量:-字体

  近年来,从化围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主线,以党建为引领、产业为核心、利益联结为关键,精准破解劳动力外流、土地撂荒、产业薄弱等乡村发展痛点,创新探索多元联农带农模式,成功培育红茶、麻竹笋等特色产业,实现了“荒地变宝地、村民变股东、就业在家门”的转型突破,联农带农成效斐然。

  一、机制构建:锚定核心痛点,搭建多元联结框架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

  村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村“两委”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党员带头参与、骨干率先示范”机制,在土地流转、产业转型、技术推广等关键环节挺膺在前、当好先锋,为联农带农机制落地筑牢组织根基。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入户走访等宣讲方式,凝聚产业发展共识,打消村民思想顾虑。

  (二)产业筑基强支撑

  在村党组织的带领下,村民们立足本村土壤、气候资源禀赋,果断放弃受黄龙病影响的传统沙糖桔种植,精准锚定英红九号红茶、麻竹笋两大特色产业,构建“主导产业+配套服务”的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分散资源,推动产业从零散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转型,为联农带农提供可持续的产业载体。

图片1.png

  (村民在从化围村的茶场采茶忙)

  (三)利益联结促共赢

  创新构建“租金+工资+分红”三维收益体系:土地流转农户每年可获每亩500元基础租金(10年后递增10%);参与产业种植、采摘、加工的村民日均增收100元;以土地入股的村民共享产业收益分红,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联结机制,让村民深度参与产业发展全过程、共享发展红利。

  二、落实举措:精准施策发力,推动机制落地见效

  (一)盘活土地资源,夯实联农基础

  全面摸排村内撂荒地情况并登记造册,通过政策宣讲、实地动员等方式,成功流转150亩撂荒耕地用于红茶种植,整合6亩土地发展麻竹笋产业。针对不愿流转土地的村民,创新推出土地入股模式,实现集约化经营,既破解了土地闲置难题,又为村民开辟稳定收益渠道。同时,积极争取资金支持改善农业基础设施,铺设灌溉管道60公里、新建3亩蓄水池、修建机耕路3公里,彻底打通灌溉难、运输难等制约产业发展的“堵点”。

  (二)强化技术赋能,提升带农能力

  与英德市乐品农业有限公司等专业机构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邀请农业专家开展靶向培训,累计举办茶叶种植、病虫害防治、竹笋培育等培训班15场次,覆盖村民125人次。通过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组织村民赴成熟产区考察学习等方式,手把手传授种植管理技巧,让村民从“门外汉”蜕变为“田秀才”。在生产环节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严守产品品质底线,为产业增值、村民增收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三)拓宽增收渠道,扩大带农覆盖面

  在就业带动方面:红茶产业稳定解决80余名劳动力就业,麻竹笋采摘季日均雇佣50人,实现闲置劳动力家门口就业,成功吸引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品牌带动方面:成立佛冈县仲山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憨泉”商标,通过农产品展销会、茶文化节及线上平台多维推广,持续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在三产融合上,推出“茶园采摘体验+茶艺品尝”特色农旅项目,延伸产业链条,拓宽村民增收路径;精准帮扶上,为弱劳动力群体提供零件加工等零活,延续脱贫攻坚时期“一户一策”帮扶模式,确保困难群众不掉队、能增收。

图片2.png

  (佛冈县仲山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憨泉”品牌盒装茶叶)

  (四)完善配套保障,巩固益农成效

  依托龙山智造城建设项目,引进磁性材料生产、新能源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通过“就业扶贫”模式对接企业,拓宽村民非农就业渠道。建成无土水培蔬菜基地等多个产业项目,为村民提供年均超3000元的分红收益。同步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民健身中心并免费向村民开放,优化村级交通网络,让村民在产业发展中既增收致富,又能享受更便利的生产生活条件,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三、落实成效:产业民生双升,联农带农成果丰硕

  (一)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通过特色产业培育,村民收入稳步增长,人均年收入从21246元提升至23415元,增幅达10%;麻竹笋种植户年均增收2-3万元,红茶产业首采季便实现品质与产量双丰收,“憨泉”品牌市场认可度持续攀升。土地资源实现高效利用,撂荒地亩均收益较传统农作物种植提升数倍,产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图片3.png

  (佛冈县仲山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憨泉”品牌袋装茶叶)

  (二)社会效益全面彰显

  在镇党委及村党组织的坚强带领下,从化围村的联农带农机制累计解决村内130余名劳动力就业问题,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外流、空心化等突出问题。村民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显著提高,邻里团结协作氛围日益浓厚,乡风民风持续向好。产业发展推动村民环保意识提升,农药化肥使用量稳步减少,村庄生态环境明显优化,实现“产业兴、生态美”的良性循环。

  (三)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从化围村探索的“党建引领+特色产业+利益联结”联农带农模式,成功盘活撂荒地资源、激活乡村内生动力,为同类乡村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龙山镇 张嘉丽)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

返回首页
粤省事
粤省事
政务微信
佛冈发布
(中共佛冈县委宣传部主管)
旅游美食
佛冈旅游美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