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冈县水头镇桂田村段,曾经一片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的撂荒地,如今已变身连片的粉葛地。变化的背后,是水头镇人大代表黄华生的努力,在他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盘活撂荒地种植粉葛,不仅让这些撂荒地迎来了“新生”,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动力。

经过多番调研与论证,评估种植的成本、风险和收益,黄华生将目光聚焦在了粉葛种植上。粉葛,作为一种适应性强、市场前景广阔的经济作物,既能在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下良好生长,又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不仅可以直接作为蔬菜销售,其加工产品如葛根粉、葛根茶、竹山粉葛面等在市场上也备受青睐。
粉葛苗下地后,技术问题又摆在了面前。水头镇桂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组织黄华生、黄振兴等驻站代表到素有“中国粉葛之乡”之称的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和平镇实地调研,了解粉葛的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知识。2024年,桂田村80亩粉葛迎来丰收,水头镇桂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通过对接资源,推动本地粉葛龙头企业清远市地礼驿站三农服务有限公司以保底价收购粉葛,确保粉葛收益。
在村集体和人大代表的示范带动下,今年,周边村民也加入了种植粉葛的队伍,种植面积达50亩。
拓展销路 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在粉葛成熟之后,销售将成为重中之重。为了让粉葛顺利进入市场,黄华生及水头镇桂田村人大代表联络站驻站代表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一方面促成清远市地礼驿站三农服务有限公司以保底价收购村里种植的粉葛,另一方面他积极与本地餐馆、企业工会等联系对接,建立购销关系,确保年度粉葛销售。
如今,村民们不仅能通过土地流转拿租金,还能到粉葛地务工,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眼下,黄华生又有了新规划:“等水头镇农产品加工中心建成,我们就联合企业开发葛根粉、葛根茶、葛根饮料,把粉葛产业链拉长,让‘土疙瘩’产出更多‘金疙瘩’!”


粤公网安备 441821020000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