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上岳村成功入选广东省首批典型村培育,龙山镇充分抓住发展机遇,依托古村落、朱熹文化等资源,引入知名民企四季文旅集团,以文旅融合发展为目标,高质量推进乡村运营,助推“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一是科学统筹规划,构建乡村发展蓝图。“百千万工程”实施以前,上岳村对村的发展缺乏科学规划,结合本村古建筑特点、朱子文化等优势不够充分,发展定位和方向不够明确。2023年初,龙山镇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乡村运营思路规划上岳村基础设施提升、产业发展等项目建设内容和时序,形成上岳典型村培育近中远期发展规划,明确的发展目标,科学指导上岳村乡村发展路径,为上岳村整村开发、活化利用的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初,主动引入省知名民企四季文旅集团对上岳古村实施整村运营,依托上岳村“山-水-田-村”的乡村历史格局,以汕湛高速为关键联动纽带,统筹规划“三山环抱”中的“象山”“龙山”“岳山”开发利用方案,计划通过三期工程,重点打造“观象山”、“从龙山”、“探岳山”三大主题运营路线,发展规划制定后也得到村民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和配合。

图为上岳朱熹耕读园
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发展基础。上岳村原有入村道路仅为双向单车道,不仅路面狭窄、转弯较多,旅游大巴进村困难,且该道路经过小学、村民集中居住区,给村民的日常出行安全带来了较大安全隐患。为破解这一难题,龙山镇上岳村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实施上岳村乡村旅游大道项目——新建一条省道S252线至上岳村核心古村落群的道路,并在道路两侧种植特色苗木进行绿化美化,既在保障了游客和村民出行安全,也成功塑造了上岳村的入口印象。为了让游客和村民有良好的游玩体验,结合产业发展规划和需求,上岳村持续加大力度推进基础设施完善,2023年完成上岳村人居环境提升、象棋广场建设、上岳印象楼升级等设施提升项目10个;2024年,在新建旅游大道沿线打造了入村广场、朱熹耕读园、停车场、旅游公厕、武魁中心等旅游设施,并行并重提升旅游服务品质,打造核心区内展览线路,实施上岳古围村核心区域的美化、亮化,仅用三个月时间,完成了主要入村道路沿线两侧约90栋农房外立面的提升,实现上岳村核心区整体风貌环境提质。同时,上岳村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充分发动乡贤募集约128万元参与村庄入口广场门楼建设,夯实乡村运营基础。2023年来,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5800万元解决“三线”杂乱、污水管网不完善、道路狭窄、乱搭乱建、外立面风格不协调、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截至目前,村庄整体面貌稳步提升,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图为上岳武魁休闲中心

图为上岳象棋广场
三是发展与保护并重,激活乡村发展动力。为做好上岳古村保护与活化利用,龙山镇坚持“修旧如旧、活态保护、有机发展”的理念,实施环古村步道修建、甲水旺灌溉渠修复、拆除阻碍上岳古村风貌的22栋现代农房、上岳村后归仁里门楼修缮等项目,逐步恢复上岳古村“山-水-田-村”的乡村历史格局。同时,以古村落建筑等物质文化资源与祭井神、民俗故事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乡村运营核心突破口,依托四季文旅集团的专业运营优势,对村内特色古建筑、非遗民俗等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与整合,精心打造上岳村民俗展览馆。馆内不仅集中呈现村落历史文脉,更引入互动体验设备,通过沉浸式文化场景让游客深度感知上岳村的历史底蕴与民俗魅力。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修缮旧厢房、增加研学课室、安装讲学设备,成功将民俗馆打造成上岳村研学基地,并成功申报清远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实现了“守旧”与“创新”的深度融合,让上岳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研学基地计划2025年12月开始运营,预计每年可接收研学游子约5万人。
上岳村在典型村培育中,充分汇聚社会力量,团结乡贤村民,组建村民理事会参与乡村建设,共建共治共享发展成果,将餐饮、农耕体验、互动性游览、博览、研学等新场景、新业态植入到上岳村建设蓝图,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资源位置等情况,详细规划建设项目,逐步丰富乡村运营载体,推动民宿等业态继续植入,推动上岳村文旅产业规模扩大增效,上岳村集体最终实现能从更多资源盘活、乡村运行中获得分红、租金等收益,带动本地约30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以实实在在的收益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在典型村培育中形成了的可复制上岳经验。(龙山镇 唐海毅)


粤公网安备 441821020000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