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冈县中医院退休干部党支部深入贯彻落实“红霞增辉耀南粤”系列活动及全县老干部工作要求,立足中医药专业优势,以“三融三促”工作法为抓手,推动银龄医疗人才在“红霞+”中精准发力,将党的建设与医疗服务、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为“百千万工程”注入专业“银发医疗动能”。


融学促信:铸牢“红霞”初心
构建“书记领学+平台自学+1+N导学”三维学习模式,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县老干部大学等载体,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专题解读“红霞增辉”六大行动中医疗领域的实践路径。通过在职党员干部结对退休干部党员“送学上门”25人次。同时,通过线上平台,推送医疗政策解读、党建知识等内容86次,覆盖退休党员和退休干部职工72人,推动老党员深刻把握“红霞”使命——既要当好党的政策“宣传员”,更要做好基层群众的“健康守护员”,为后续发挥医疗专业优势夯实思想根基。
融智促医:激活银龄医疗潜能
紧扣“红霞献智”“红霞育人”行动要求,以“名医回巢、名师传承”为抓手,县中医院“银发人才库”规模持续壮大,目前已有93名退休干部入库,涵盖骨科、内科、妇科、外科等多领域的专家,通过汇聚资深专家力量,推动中医药智慧高效转化为基层服务实效。
(一)“红霞献智”:让优质医疗“沉”到基层。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周新明带头响应“红霞献智”号召,以“银龄专家”身份重返临床一线,常态化坐诊年服务患者超6000人次,极大缓解了群众“看名中医难”问题。以此为示范,通过“专家驻点+远程指导”的模式,年均开展基层诊疗指导20余次,服务覆盖汤塘、迳头、水头3个镇级卫生院,惠及乡镇群众1000余人次,显著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专业性。
(二)“红霞育人”:让医疗技艺“传”下去。依托“周新明名医工作室”搭建“1+N”师承平台,周新明等资深专家以教学门诊、病例研讨、实操带教等沉浸式模式,定向培育12名青年中医骨干,实现优质医疗技艺有效传承,将“银龄技艺”转化为“带不走的医疗队”。
一是聚焦基层精准赋能。重点免费培养石角镇龙南卫生院、石铺卫生站等3家基层医疗机构医师,其中1名弟子成功晋升中医骨伤科(基层)副高级职称,2名弟子在中医经验方运用、特色诊疗技术实操等核心领域进步显著,可独立应对基层常见病症。二是深耕院内建强主力。面向院内青年医师开展免费全链条培养,黄权清、范锦云等弟子通过“理论+临床+疑难病例研讨”体系夯实能力:大弟子黄权清完成3篇学术论文、2项科研课题,晋升脑病科副高职称,兼任3个省级学会职务,参编《常见脑病临床药物应用指南》,担任佛冈县老干部大学中医文化课程指导老师,获评“佛冈好人”“最美医师”;刘娟娟、陈芬成长为康复一区、重症医学科主任,撑起院内青年医师“主力军”角色。
融爱促享:延伸医疗服务触角
以“银龄志愿服务队”为载体,将医疗专业服务与“红霞”志愿行动精准对接,打造“医疗+志愿”特色服务品牌,将专业服务精准送达群众身边。
(一)“红霞送暖·医疗护航”。
联合佛冈县委老干部局深化“红霞送暖”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协同开展系列惠民行动:开展“健康同行日”志愿服务,开设特色中医理疗义诊项目培训班,举办中医养生保健知识专题讲座,累计覆盖老同志及群众3000余人次。同时,针对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组织银龄医护深入社区开展“消杀指导+防控宣讲”,清理孳生地20余处,发放《传染病防控手册》400余份,用专业知识筑牢基层防疫屏障;组建“红霞医疗义诊队”,联合在职干部党员走进社区、乡镇开展义诊,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8场,服务群众超1000人次。
(二)“红霞宣讲·健康赋能”。打通政策与科普“最后一公里”。银龄专家联动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双宣讲”:一方面解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政策,引导群众用好医疗资源;另一方面开展“医学科普+安全提示”,涵盖反诈(揭露“保健品诈骗”“虚假医疗广告”)、吸烟危害、合理用药等内容,派发宣传册500余份,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与防范意识。
(三)“红霞乐龄·养生惠民”。在县文明实践中心、社区等开设“红霞杏林养生堂”,由退休针灸、康复专家带教八段锦、公益课,吸引500余名居民参与,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传播了健康生活方式。
佛冈县中医院退休干部党支部通过“三融三促”与“红霞增辉”系列活动的深度契合,银龄医疗人才通过“献智”“育人”延续职业使命,而“送暖”“宣讲”“乐龄”则以精准化、常态化服务,将中医药温度与健康关怀送达群众心坎,切实把“红霞”的光热转化为群众健康保障的坚实支撑。
下一步,佛冈县中医院党支部将持续深化“红霞增辉耀南粤”系列活动。通过扩容“银龄医疗人才库”,吸纳退休护理、药剂等专业人才;拓展“红霞返乡”服务,组织退休专家对接乡镇开展帮扶。以更丰富的医疗资源和更优势的服务,擦亮“红霞”底色,为“百千万工程”贡献更坚实的健康力量。
佛冈县中医院
撰稿人:朱雪花


粤公网安备 44182102000023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