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山镇良塘村,微风拂过田野,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几名村民弯腰弓背,正干劲十足地起垄、栽苗、覆土,将嫩绿的番薯苗植入松软的沙土,忙碌的身影与摇曳的秧苗相映成趣,闪烁着致富增收的“薯”光,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农耕画卷。
一、头雁引领,种出“共富薯”
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正是良塘村番薯种植的核心区域。从最初的零散种植发展到如今的连片规模化种植,从去年的三百亩扩展到现在的五百亩,薯田面积的扩张,背后是良塘村村干部谢秋梅的坚守与村民们的同心协力。“我们村的土壤结构为沙性土质,透气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强,非常适合种植番薯。”谢秋梅介绍道。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番薯的生长提供了理想的“温床”,让番薯根系能自由呼吸,充分吸收养分,催生出肉质绵密、口感香甜的优质番薯。
面对村里番薯种植不成规模、农户各自耕种导致管理粗放、收成和收益不稳定的困境,谢秋梅怀揣着共富初心,以“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精神率先尝试集中连片种植,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一步步摸索出适合本地的种植模式,然后倾囊相授,将自己的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周边村民。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告别“单打独斗”,纷纷加入番薯种植队伍,走向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共同把田埂变成致富的沃土。
二、企业加持,多线“拓销路”
佛冈县锄头粑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加入,为番薯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公司承包两百亩土地种植番薯,在种植过程中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引入生物防治技术应对病虫害,优先选用有机肥替代化肥,保障番薯的天然品质。后期田间维护运用机械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大幅提升种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让绿色种植与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
除了在种植环节坚守绿色底线,品种选育上瞄准市场需求,引进“一点红”“西瓜红”“冰淇淋”等口感好、营养丰富,而且适应性强、产量高的优质番薯品进行规模种植。此外,公司通过电商平台、直播带货等线上方式拓宽销售渠道,线下与各大商超、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合作关系,让良塘村的番薯走出乡村,进一步提升知名度。
三、政府护航,筑牢“保障网”
良塘村番薯产业的稳健发展,离不开政府的精准扶持与技术人员的专业助力。龙山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积极搭建科研与实践对接的帮扶桥梁,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科技特派员团队开展“农技下乡”活动,结合当地种植实际,从番薯品种选择、育苗技巧、田间管理到病虫害绿色防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技术要点、面对面交流与现场指导、手把手传授实用技巧,及时解决农户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
此外,通过组织举办“电商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等主题培训班,用“理论+实践”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为乡村创业者、合作社代表提供电商直播、短视频运营、农产品营销等核心领域的系统性技能培训,助力农产品“触网”升级。围绕番薯产业的发展,龙山镇层层发力,构建起一条从技术指导到营销的完整产业链条,解决了农户面临的技术难题和销售困境,实现“种得优、销得远、卖得好”的良性发展。
眼下,七百亩薯田已然披上“新绿”,嫩绿的秧苗在阳光下舒展枝叶,预示着下半年丰收的美好希望。在龙山镇,这片番薯田不仅是村民的“增收田”,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田”,以蓬勃的生机铺展绿色发展之路,点亮共同富裕的美好未来。(龙山镇 曹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