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佛冈县龙山镇近期精心组织镇、县、市三级人大代表,纵深推进“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题活动。代表们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以“察民情”为出发点,以“惠民生”为落脚点,主动担当、精准发力,为推动龙山镇绿色低碳发展、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注入坚实的人大力量。
聚焦河流治理:闭环监督护碧水,守护民生“幸福河”
河流水质是生态环境的“晴雨表”,更是群众关切的“民生事”。龙山镇水系发达,潖江河龙山镇段、民安水等河流贯穿镇域,滋养着沿岸万千群众,为了让河水更清,人民生活更安全。镇人大迅速行动,组织经验丰富的人大代表成立“巡河护水”专项监督小组,将水环境保护纳入常态化监督范畴。代表们坚持“脚步丈量河岸”,定期沿主要河流及支流开展巡查,及时处理污染隐患,确保水更清,山更绿。对发现的问题,镇人大建立“发现问题-反馈交办-跟踪督办-整改落实”闭环监督机制,安排代表定期回访整改情况,直至问题彻底解决。截至目前,通过闭环监督,龙山镇已完成2条河流的清淤疏浚,新建3座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整改污水直排口5个,昔日“浑浊河”变身如今“清水河”。“现在河水清了,夏天傍晚还能在河边散步,心里真舒坦!”白沙塘村村民李婶的感慨,道出了沿岸群众的共同心声。
人大代表沿辖区主要河道开展常态化巡查
优化垃圾处理:多方联动破难题,涵养乡村文明风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产生量逐年增加,部分村(居)因垃圾收集设施不足、清运频次低出现环境卫生退步的情况。群众的痛点,就是代表的发力点。镇人大组织代表深入全镇15个村(居)、垃圾中转站、公共场所开展调研,既与保洁员、中转站工作人员交流了解清运流程、设施运行难点,也走进村民家中倾听诉求。通过调研,代表们梳理出“设施不足、清运不及时”等问题,并在镇人大专题座谈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针对问题,代表们提出“三措并举”解决方案:一是强化设施保障,建议镇政府加大投入,在村(居)人口密集区、主干道旁合理增设分类垃圾桶和垃圾收集点,填补设施空白;二是优化清运机制,建议增加清运车辆和人员配置,根据垃圾产生量调整清运频次,确保“垃圾不过夜”;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建议通过发放宣传册、开展垃圾分类讲座、利用村广播循环播报等方式,普及分类知识,提升村民环保意识。
建议落地后,代表们并未“袖手旁观”,而是主动带头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在村(居)垃圾分类点手把手教村民区分可回收物、厨余垃圾,用实际行动带动群众。如今,龙山镇已新增分类垃圾桶100余个、垃圾收集点20余处,配备专职清运人员5名,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20余场,“垃圾乱堆”现象基本消除,村民主动分类的习惯逐渐养成,乡村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人大代表视察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运行情况
关注农业面源:科技赋能促转型,守护沃土助增收
作为农业大镇,龙山镇农业种植面积广、农户数量多,但“过度依赖化学农药化肥”“科学种植知识不足”等问题,不仅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更造成土壤板结、水体污染等农业面源污染,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破解这一困境,镇人大组织涉农领域代表深入田间地头、种植基地、农资商店开展“零距离”调研。代表们走进大棚与种植大户交流,了解病虫害防治、化肥农药使用情况;走访专业合作社,询问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难点;对接农资商店,核查农药化肥质量及销售规范。调研中,不少农户反映“想减化肥农药,但不知道用什么替代”“担心绿色种植成本高、产量低”,这些诉求被代表们一一记录在案。
基于调研结果,代表们形成专题建议,向镇政府及农业农村部门提出三项关键举措:一是强化技术赋能,联合农业专家开展“科学种植进田间”培训,重点推广生物防治、有机肥替代、测土配方施肥等绿色技术;二是加强市场监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排查农资商店,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药化肥,规范销售行为;三是完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生态农业补贴政策,对采用绿色种植技术的农户、合作社给予适当补贴,降低转型成本。
建议落地后,镇农业农村办已开展绿色种植培训12场,惠及农户500余人次,建立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1个,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面积2000余亩。“现在用有机肥种出来的蔬菜,口感好、卖价高,还能保护土地,真是一举多得!”种植大户涛叔的话,印证了绿色转型的成效。通过代表们的推动,龙山镇正逐步实现“农业增产”与“生态保护”双赢。
人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农药化肥使用 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
持续发力护生态,绘就和美新画卷
此次“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专题活动,不仅让龙山镇人大代表精准掌握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与挑战,更通过“监督+建言+带动”的模式,架起了“群众-代表-政府”的沟通桥梁,有效推动了一批生态问题的解决。
下一步,龙山镇人大将继续围绕“百千万工程”部署,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点领域,持续跟踪监督河流治理、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等工作的长效落实,不断汇聚“代表带头、群众参与、政府推动”的生态保护合力。相信在人大代表的持续助力下,龙山镇必将实现“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环境更优美”的目标,让生态红利持续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写下更生动的篇章。(龙山镇:周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