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广东省应急管理厅执法和工贸安全监管处三级调研员石宏韬带领专家团队,赴佛冈县为当地两家钢铁企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专家指导服务,市县两级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同志陪同。此次服务紧扣钢铁行业安全监管重点,以应急管理部《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应急管理部令第10号)为核心依据,通过专业指导帮助企业排查风险、补齐短板,切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专家团队采用“分组协作、对标检查”模式推进工作:一组深入企业生产现场,聚焦高温熔融金属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高危环节,严格对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第四条关于冶金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核查设施设备安全防护、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等情况,结合行业实践给出风险管控优化建议;另一组同步查阅安全生产管理台账,重点围绕10号令明确的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情形,核查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应急演练记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等资料,指导企业完善制度流程,确保台账管理与现场管控精准衔接。
针对检查梳理的情况,专家团队结合《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要求,现场提出一系列靶向性整改意见,重点围绕强化有限空间作业全流程管控、规范应急演练组织实施、完善重大隐患自查自纠机制等方向,为企业明确改进路径。
石宏韬在交流中强调,钢铁企业要严格以应急管理部10号令为标尺,紧盯有限空间、高温熔融等关键风险点,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既要细化有限空间作业“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流程,也要按标准定期开展燃气泄漏、熔融金属喷溅等场景的实战化应急演练,提升员工应急处置能力。
两家受检企业均表态,将全面对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和专家指导意见,迅速制定整改方案,重点针对有限空间管理、应急演练标准化等环节细化措施,同步加强全员安全培训,推动安全管理符合法规标准要求。
县应急管理局将以此次指导为契机,对照《工贸企业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等法律法规要求,做好企业整改后续跟踪督导,推动问题整改闭环,进一步提升我县钢铁行业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