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为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安全知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一场以“欢乐暑假,安全同行”为主题的小组活动热闹开展。六节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课程,为孩子们的假期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安全礼物”。
初识相聚,共话活动乐趣
活动第一节课,在社工的带领下,孩子们通过“名字接龙”“脑筋急转弯”等小游戏拉近了距离。陌生的脸庞在笑声中变得熟悉,大家主动分享自己的暑假计划,气氛越发热烈。随后,老师详细介绍了本次小组活动的六节课流程和核心目标,当听到接下来有法律知识、安全防护等实用内容,还有期待已久的大食会时,孩子们的眼中满是期待。
(社工向组员介绍小组活动的内容)
法律护航,筑牢成长防线
第二节课程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志愿者用生动的案例和动画短片,向孩子们讲解了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层面的对孩子的保护责任,以及未成年人应享有的权利。孩子们积极提问,明白了法律是保护自己的“坚强后盾”,遇到问题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求助。
(社工与使用PPT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防溺“必修课”,筑牢夏日安全网
夏季溺水事故多发,第三节课的“夏日防溺水”知识成了孩子们关注的焦点。老师通过动画短片展示了溺水的危险,现场演示了正确的呼救方式和自救动作,还特别强调了“不私自下水、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等“六不准”原则。“如果看到有人溺水,我们不能私自跳下去救人,要大声喊大人来帮忙!”一位小朋友的回答得到了老师的点赞,也让安全意识深植心间。
平安出行,争做文明小使者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第四节课的“平安出行”课堂上,孩子们跟着老师念起了交通安全口诀。老师通过交通标志图片、模拟过马路场景,让孩子们直观了解了乘车系安全带、骑行戴头盔的重要性,以及不在马路边追逐打闹的安全常识。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一起做文明出行的践行者。
舌尖安全,争当健康小卫士
“哪些零食不能买?”“过期食品有什么危害?”第五节课“舌尖上的安全卫士”上,食品安全知识成了讨论的核心。老师拿出“三无食品”和正规食品的包装对比,教孩子们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和生产厂家。“原来颜色太鲜艳的零食可能有问题!”“饭前一定要洗手,不然会生病的!”孩子们边学边记,不仅学会了辨别不安全食品,更树立了健康饮食的理念。
(社工向组员讲解食品安全知识)
网络防诈,擦亮双眼识陷阱
针对儿童最容易遇到的网络陷阱,课程重点讲解了三种典型骗局:游戏账号交易诈骗、冒充熟人借钱和中奖钓鱼链接。通过真实案例还原,配合朗朗上口的安全口诀"陌生链接不要点,转账汇款问家长",帮助孩子们快速掌握防范要点。还列举了“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冒充家长转账”等常见网络骗局,提醒孩子们不轻信陌生人、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通过模拟对话场景,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应对网络诈骗,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
(社工组织组员观看反诈视频)
活动最后,志愿者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表彰了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表现优异的“安全小标兵”,为他们颁发了奖状和小礼品。随后的“大食会”环节,孩子们分享着美食,交流着课程收获,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大食会”环节,孩子们分享着美食)
此次“欢乐暑假,安全童行”小组活动,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了实用的安全知识,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让孩子们带着这份“安全铠甲”度过一个平安、快乐、充实的暑假,更让安全意识深植于心。(龙山镇 艾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