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7月至8月,正是丰收和播种交替的关键时刻,放眼龙山镇肥沃的田野上,有农户在辛勤劳作,享受丰收的喜悦;有农户在田间育秧插秧,播下希望,欣欣向荣田园风光映入眼帘。可就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间,红火蚁正悄悄“打洞”——这些藏在草丛里的小虫子,正用啃食庄稼、叮咬人畜的方式,给我们的粮食安全和日常生活“埋雷”。龙山镇上下联动,一场清剿红火蚁的护粮保卫战正火热展开。
这种来自南美洲的入侵物种,专挑温暖潮湿的地方安营,农田、公园、小区绿化带都是它们的“地盘”。别看体型小,危害却藏在三个暗处:
咬穿“粮袋子”:水稻的根、玉米的叶、蔬菜的果,只要是地里长的,都逃不过它们的啃咬。轻则让作物减产,重则让一季辛劳打水漂,直接掏空农民的钱袋子。
蜇伤“好日子”:一旦被惊动,红火蚁会像敢死队一样群起攻击,用尾部的螯刺注射毒液。被叮后又疼又肿是轻的,过敏体质的人可能休克,甚至有生命危险。
蛀空“生态圈”:除了庄稼,它们还啃绿化苗木、咬电力设备,悄悄破坏生态平衡和公共设施,是藏在身边的隐形破坏者。
面对红火蚁的蔓延,龙山镇、村、网格三级联动,拿出“组合拳”,从组织到行动层层发力。
(一)织密责任网,谁的地盘谁守护
紧跟省农业农村厅防控部署(粤农农办〔2025〕10号),由镇党委书记牵头成立防控专班,15个村(社区)网格员分片包区,形成“镇统筹、村落实、网格盯”的三级体系,确保每个角落都有人管、有人防。
(二)精准投饵剂,科学灭杀不盲目
药剂防控是主力军,其中饵剂堪称聪明药——红火蚁搬回巢里分享,能一锅端掉整个蚁群。今年佛冈县农业农村局支援的100箱饵剂,已全部分到各村,农技人员手把手教农户施药,既保证杀蚁效果,又不影响土壤和人身安全。
(三)全民当哨兵,地头田间都是岗
通过在各村的LED屏循环播识别方法、天天在微信群里转发防控知识,宣传栏上张贴“防蚁指南”等方式,让全镇群众都成了红火蚁观察员,做到“发现蚁巢随时报,专业队伍立刻到”。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粮食安全是过日子的“压舱石”。红火蚁咬的是庄稼,其实是在咬我们的“饭碗”;蛰的是皮肤,其实是在扰我们的“安稳”;护好粮食,就是守住家园的根基。
目前,龙山镇的红火蚁防控战正打到关键处,镇、村干部正不断加强在田埂上的巡查次数、农户在菜园里积极施药、村民在小区里盯梢,红火蚁防治需持续发力、更需要众人的参与。下一步,龙山镇将定期开展巡查和补防,同时加强科普宣传,引导村民科学应对,共同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龙山镇 梁梦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