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补助资金是支撑就业创业政策落实的重要民生资金。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紧扣就业创业主线,以资金管理为抓手、政策落实为重点、服务优化为支撑,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推动就业创业工作成效显著。今年以来,累计筹集各级就业补助资金711万元和创业担保贴息74.54万元,支出就业补助资金585.6万元,惠及企业291家次、个人1073人次;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出36.28万元,惠及企业19家次、个人12人次,为稳就业保民生筑牢坚实防线。
一、清单化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能
创新推行“双清单”管理制度,实现资金全流程精准管控。科学制定“资金使用年度计划清单”,在申报来年专项资金时同步规划使用方向,年初根据资金下达文件和实际需求动态调整,确保资金投向与民生需求高度匹配;严格落实“资金支出需求月度清单”,每月由业务股室提前梳理待发项目,按轻重缓急排序后对接财政部门,推动民生项目优先进入财政待发库,保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通过“早谋划、月调度”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提升社会带动效益。
二、靶向性扶持,激活创业就业动能
聚焦重点群体实施分类帮扶,构建“创业带动就业”良性循环。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等群体,提供“培训+资助+服务”一体化支持:通过创业培训和“一站式”政策申报服务,为5名创业者发放一次性创业资助4.38万元,为8户创业主体发放带动就业补贴10.5万元;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流程,发放贷款800万元;发挥创业孵化基地作用,完善配套设施并提供专业指导,累计孵化创业主体100户,带动吸纳就业417人次,引导形成“企业增效、群众增收”双赢格局。
三、精准化服务,筑牢重点群体保障网
围绕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织密就业保障网络。对就业困难人员实施兜底安置,全年稳定公益性岗位8个、新开发1个,发放岗位补贴19.92万元;助力灵活就业群体,通过政策宣传和申报指导,帮扶425名灵活就业人员落实社保补贴127.84万元。服务高校毕业生就业,通过政策解读、岗位推介等方式,引导163名高校毕业生在我县稳定就业超半年,发放粤东粤西粤北就业补贴82.5万元;为70名应届毕业生提供求职创业指导,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1万元;募集216个见习岗位,组织30人参加见习并发放补贴93.6万元。此外,推动20 家次小微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69人次,发放社保补贴34.34万元;指导94家次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123人次,发放社保补贴 60.68万元;支持16家次企业吸纳脱贫人口19人次,发放补贴9.5万元;助力27家次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37人次,发放一般性岗位补贴4.22万元,全方位提升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