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乡村发展的宏大版图中,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简称“三资”)的管理,是农村工作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和谐稳定。近年来,龙山镇通过夯实管理基础、创新交易模式、强化监督保障与深化培训赋能等一系列举措,成功解锁“三资密码”,为乡村财富账本的管理带来全新思路与蓬勃活力。
一、夯实管理基础,搭建规范架构
龙山镇深刻认识到规范管理是“三资”管理的首要任务,从制度建设与组织架构搭建入手,打牢根基。迅速组建了以党委书记挂帅的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政策执行的高效性与权威性。同时,制定了《佛冈县龙山镇农村集体资产资源公开交易管理制度》,从顶层设计上规范交易流程,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为实现管理的全面覆盖与精细化,全镇设立1个镇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14个村级农村产权交易管理服务站点,293个组级农村产权交易服务账号,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网络。每个站点配备专人,负责村级集体“三资”清查核实工作,对每一笔资金流向、每一项资产变动、每一处资源利用都详细记录、精准掌握,为后续的科学决策与规范管理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
二、创新交易模式,激活沉睡资源
曾经,龙山部分农村资源资产处于闲置或低效利用状态,犹如沉睡的宝藏,未能为乡村发展贡献力量。为打破这一局面,龙山镇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依托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平台,开启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全流程电子化管理新模式。
鹤田村率先通过平台整合300亩闲置、丢荒土地,建成稻田公园,让荒废农田重新焕发生机,既保障粮食安全,又为村民增添休闲好去处,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下岳村也不甘落后,495.77亩集体鱼塘公开招租项目便是成功范例。借助平台的信息发布、交易指导等专业化服务,该项目吸引中宿文旅(佛冈)有限公司承租20年,每年租金60万元,不仅为村集体经济驻入强劲动力,还带动水产养殖、休闲垂钓、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发展,实现产业配套升级,昔日闲置鱼塘摇身一变成为乡村发展新引擎。
通过平台,各村集体的资产资源招租、发包等信息能够及时发布,让各类“沉睡资源”被唤醒,吸引众多潜在投资者关注,资产资源价值充分释放,截至目前,龙山镇在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平台成交项目已有43宗。
三、强化监督保障,护航阳光交易
规范管理与创新交易模式的同时,龙山镇始终将监督作为“三资”管理的重要防线,确保每一环节都在阳光下运行。严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制度,从交易主体审核到运营实施,全流程严格把控。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转让一律需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2/3以上户代表同意,杜绝暗箱操作;执行“程序统一、操作规范、信息公开、监督有力”的产权交易程序,对交易信息、交易过程实时公开,接受群众与社会监督。
镇纪委强化对村级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围绕“三资”管理开展专项监督检查10多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为“三资”管理工作保驾护航。通过一系列监督举措,龙山镇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让群众放心,让集体资产增值有保障。
四、深化培训赋能,提升管理效能
“三资”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专业的人才队伍。龙山镇定期组织开展平台使用业务培训,围绕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系统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操作规范,采用“一对一”帮带教学、实操实训等方式,切实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管理水平。在广东省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部署工作会议暨业务线上培训班,龙山镇组织16名镇村实操人员参加培训,他们成为各村“三资”管理的骨干力量,带动全镇“三资”管理水平提升。
此外,龙山镇还注重向村民宣传集体资源资产流转交易政策法规,发放宣传海报、宣传单张和手册等资料,积极转发分享成功案例,提高村民知晓度与参与积极性,形成干群齐心、共同推进“三资”管理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龙山镇将持续探索创新,不断完善“三资”管理模式,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描绘更加绚丽的乡村发展新画卷。(龙山镇 张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