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政务动态

佛冈水头交出潖江源生态答卷!“江源水韵”绘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4-02 09:28:33来源:佛冈县水头镇人民政府访问量:-字体

  春风拂过北江支流潖江水面,两岸青山如黛,绿道两侧成片的黄花风铃木掩映着白墙黛瓦的岭南民居。在潖江源头佛冈县水头镇,一场以“绿美广东”为引领的乡村绿化行动正焕发勃勃生机。

  过去三年间,佛冈县水头镇累计植树超3万株,森林覆盖率提升至74.68%。一条串联新联、王田、莲瑶等9个行政村的“江源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带雏形初现。昔日的碳素厂旧址上崛起国际医养中心,“断桥残垣”蝶变成网红湿地公园,稻田里绽放的不仅是春色,更孕育着“美丽经济”的无限可能。

  立于水头镇多功能农贸市场观景台远眺,蜿蜒的潖江如玉带穿镇而过,两岸错落分布着风格各异的村庄。这是水头镇党委、政府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理念擘画的生态蓝图——依托北江支流水系潖江,将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深度融合,打造集生态修复、文旅融合、产业升级于一体的“江源水韵”乡村振兴示范带。这条示范带不久前被清远市评定为“优秀”等次。

  “过去村里没有很让人满意的休闲场所,现在通过统一规划,我们建成了断桥小微湿地公园。”新联村党总支书记黄泽炎指着身后游人如织的断桥公园说。

  作为示范带靠近圩镇的重要节点,新联村以断桥小微湿地公园为核心,种植桂花、香樟、紫荆等乡土树种1000余株,复垦闲置土地30余亩发展“牛奶草莓”“圣女果”采摘园,形成“江畔湿地+古桥遗韵+游园采摘”的立体景观带。

  春日里,粉色紫荆花、黄花风铃木与碧波相映成趣。凤山脚下,返乡青年杨女生经营的“荇竹里”民宿更成为都市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回归,新联村日均吸引游客超300人次,昔日的“经济薄弱村”正嬗变为年产值近百万元的“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典型村。

  沿江而行,新坣村、莲瑶村交界处的“伴溪乐园”令人眼前一亮。自去年起,省交易控股集团、团县委先后携手村民、广州城建学院师生种下香樟、宫粉紫荆等乡土树种700余株,而今绿意缀红芳,绿美尽收眼底。耀洞水与潖江在此交汇,江心洲上,几只白鹭倏然振翅,雪羽掠过潋滟波光,在滩涂上勾画出水墨丹青。

  在“江源水韵”规划框架下,水头镇立足各村禀赋,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

  新坣村虎爪岭原碳素厂占地50多亩的闲置地块,经生态修复后建成水头国际医养中心和水头卫生院。中心背后有占地300多亩的凤山森林公园,医养中心内种植乔木100余株、灌木200余丛,打造全市首个“负氧离子疗愈花园”,目前已引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帮扶资源,采用公私合建合营模式发展康养产业,年接待康养客群超万人次。

  莲瑶村、王田村利用靠近碧桂园、广州城建学院区位优势,建成莲瑶驿站、BOX集创码头、光伏农文旅公园,成为学院师生和周边群众吃喝玩乐购的新选择。桂元村、桂田村“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如火如荼,石潭村、潭洞村也在积极探索乡村产业发展新路径……

  新坣村以“水墨岭南”为魂,推进“生态+文旅”综合改造。村内古法甜酒作坊对话重新修葺的“梅轩黄公祠”,酿就文旅新韵。新建的荷风栈道蜿蜒穿行于2000多平方米生态荷塘,荷塘边的光伏停车场停车充电两不误,光伏板与荷塘间勾勒出科技与自然的和谐画卷。盘活山地资源种植2600多株第三代脆蜜金桔,撬动起新坣村绿色增长极。

  下周村口百亩芭蕉林如翡翠绸缎随风舒展。毗邻水头国际医养中心的虎爪村实施“景区化改造”,统一打造的岭南风外立面与对面的医养中心相得益彰。据镇农办负责人介绍,新坣村完成改造后将串联起莲瑶、新联、王田生态廊道,打造年接待5万人的农旅融合示范区,实现生态价值转化超百万元。

  水头10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34万元。水头镇党委书记郑从钢表示,“我们既追求‘颜值’,更注重‘内涵’,让好生态真正变成百姓的‘绿色银行’。”

  在生态绿化基础上,水头镇创新“绿色+”发展模式,激活沉睡资源。流转数千亩撂荒土地发展魔芋、丝苗米、粉葛、无花果、鹰嘴桃等特色种植,带动农户1500余户增收。

  依托省道S245线公路风景线、水上风景线、美丽乡村风景线、山地风景线,整合碧桂园、莲瑶驿站、伴溪乐园、断桥公园等景点,形成溯源探险、竹林归隐、潖江画廊、乡土拾野等多条精品线路。今年清明假期预计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预计超120万元。

  在塘口村原汽水厂改造的民宿前,“荇竹里”主理人杨姑娘正发起征名互动,邀创客共塑“稻浪金涛”间的生态会客厅。水头国际医养中心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新客人,对面的水头国际医养中心二期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项目前期各项工作。潭洞村因发现优质的地下水资源,村支书易慧多这几日带领“两委”干部忙着与前来投资洽谈的客商共拓“水经济”生态链。

  面对来之不易的生态成果,水头镇建立起“三维立体”管护体系。

  网格化管护:将全域划分为62个生态网格,81名专兼职网格员化身“生态哨兵”,通过“粤平安”小程序实时监测生态事件,累计制止破坏生态行为20余起。古树名木配备“一树一码”数字身份证,管护数据云端可溯。

  全民化参与:广泛发动党员、群众、热心人士、企业积极参与乡村绿化及管护。创新“小积分、大治理”制度,各村组织村民成立志愿者服务队,通过认养果树、管护公共区域绿植获取积分兑换生产、生活物资。

  产业反哺:鼓励各村在经济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生态基金”,用于补植树木、维护设施等。这种精细化管护模式,使全镇林木成活率达到96%以上。

  依托潖江画廊生态本底,水头镇正谋划打造大湾区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绿意正随着春天的脚步,蔓延向更广阔的天地。

相关文章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
分享文章到
TOP 打印 关闭

相关附件

返回首页
粤省事
粤省事
政务微信
佛冈发布
(中共佛冈县委宣传部主管)
旅游美食
佛冈旅游美食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