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实施的平台和手段,是落实规划、优化用地布局的重要抓手,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路径和保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在其他地区有哪些可借鉴的经验?项目建设模式有什么创新的路径?
近期,为推动佛冈“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扩面提质全面突破,佛冈县委副书记刘政、副县长姚莹丽带队深入江门鹤山市、茂名高州市、阳江阳春市三地调研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佛冈县自然资源局、佛冈县农业农村局及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单元水头镇、汤塘镇、龙山镇有关负责同志一行15人参加调研。
一、他山之石,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亮点纷呈
(一)鹤山市鹤城镇用好用足政策工具箱,充分调动市场活力
鹤山市鹤城镇整治思路清晰,灵活采用“F+EPC+O”模式,分为九个项目包进行分类引资招商,多措并举调动侨乡积极性,吸引在外华侨返乡投资。一是调动市场机制活力,最大限度撬动社会资本和金融资金。充分施展国资公司战略支撑作用,引入政策性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以“政府谋划、国资统筹、产业为核、社会为主”发展思路为着力点,成立镇属企业并挂靠市国资公司(作为子公司)解决贷款资质问题,通过“三资”平台、公开招拍挂等方式统筹发展资源,成功获得国开行8.1亿元贷款,撬动社会资本24.25亿元,实现资本收益和社会效益共赢。二是吃透政策红利,鹤城镇主要领导对镇域未来发展思路清晰、政策熟悉,通过全域整治合理调整城镇开发边界及基本农田,保障项目资源要素,为高质量发展腾拓空间。在农用地整理千亩方项目中,结合实际需求调整国土空间规划,结合点状供地政策,以30亩为单元同步配置1亩建设用地,提高耕地资源资产价值,多措并举吸引承租方参与农业生产经营,成功筑巢并引来大量社会资本投资。
(调研江门鹤山市鹤城镇城西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二)茂名高州市率先运用“F+EPC+O”模式,提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投融资活力
高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率先在全省探索“F+EPC+O”模式,将“投资+建设+运营”进行捆绑打包,解决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钱从哪里来”以及建成项目管护运营的关键问题。一是由市政府授权高州市高晟城乡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社会资本方共同负责,由投资方提供资金,全程参与项目的建设、运营,共担风险、共同出力,确保项目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设定“5+20”退出机制,即5年建设期后进入20年运营期,如社会投资方运营得力,提前偿还全部银行融资贷款本息后,允许退出,运营不得力,政府投资方有权要求社会投资方撤出,为项目可持续发展再上一把“安全锁”。目前高州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运用该模式的主要有6个子项目,包括全域补充耕地、高标准农田、工业园标准厂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农贸批发市场等。
(调研高州市根子贡园荔枝文化和千年古荔枝树保护情况)
(三)阳江阳春市依托自然禀赋,串珠成链打造春北“山水画廊”片区
阳春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按照全市谋划、分片实施原则开展,分别为现代农业型、产城融合型、生态发展型、农文旅融合型片区,已初步与中电建签订合作协议,拟采用“F+EPC+O”模式同步推进。本次实地调研为以春湾镇为核心的农文旅融合型春北“山水画廊”整治片区,优选农文旅产业丰富的5个镇域,充分结合片区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产业空间提供载体,整合“生态+康养+文化+乡村”多元资源,形成特色旅游IP。以镇为核,依托“山水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十里梅廊”产业观光带建设,带动沿线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
(调研阳春市春湾镇民国风情骑楼街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子项目建设情况)
二、奋楫扬帆,聚势赋能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佛冈路径”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此次调研,调研组全面了解三地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经验与挑战,为佛冈县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有效推动佛冈县探索形成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强大引擎、推进“百千万工程”不断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
(一)摸清底数实情,高位统筹谋划
一是坚持高位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深入分析各镇未来在产业、耕地、村庄等用地布局和发展谋划上与现状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无法满足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和潜力。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引领整治方向,准确把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推进落地中的需求要素。县级部门纵向加强对镇级政策指导,各镇充分发挥主体责任,摸清短板底数,紧抓镇村集成规划编制契机,充分衔接整治项目规划需求与镇村集成规划,确保全域整治项目落地性强、符合底线、顺应民意,同时增强社会资本参与优势。三是坚持以统筹解决空间布局无序化、耕地碎片化、土地利用低效化、生态功能退化等“四化”问题为出发点,以“落规划、增耕地、腾空间、强活力、优生态”五大任务为抓手,推进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四是进一步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不合理的空间布局和土地开发利用方式进行局部调整、统筹优化,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成为统筹落实国土空间规划布局、持续优化国土开发利用方式、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二)聚焦项目需求,拓宽融资渠道
高州等地的模式实践证明,“F+EPC+O”成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投资的高效率模式,实施该模式有助于充足全域项目资本,减轻项目资金压力。一是尽快成立镇属企业,不断壮大镇属企业实力,解决融资所遇到的资产、资质不足等问题,充分调动各类市场资源,统筹形成乡镇资源、充足实施资金、最优实施方案的合理配置。二是择优遴选投资方作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经营主体,借央企助力“百千万工程”契机,发挥央企帮扶助力优势,强化精准对接,降低前期项目设计和后期实施、运营的协调沟通成本,大幅提高实施效率,激发投资方的创新活力。
(三)运用系统观念,推进“土地整治+”理念和模式落地
强化“项目为王”的理念,围绕镇域发展蓝图通盘考虑子项目设计与布局。一是关注项目的建设和运营。适当前置运营,努力提高项目的质量和效益,达到效率最大化,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投资收益保障。二是创新实施模式。要聚焦问题导向实施新项目,各镇结合自身特点导入产业项目,以“土地整治+”理念,引入有成熟经验的市场主体,进一步发展“土地整治+康养文旅”、“土地整治+智造工业”、“土地整治+农文旅产业”等建设运营模式,多向发力、靶向破题,通过产业集聚升级、融合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