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接触到人大代表的机会不多,自从进驻广佛产业园后,人大代表成为我们的‘常客’,遇到什么揪心事、烦心事都有了反映的渠道。”说这话的是广东慕尔印刷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新建,该公司通过设在广佛(佛冈)产业园内的人大代表联络站顺利解决员工子女入学、电力供应等多项问题。
近年来,佛冈着力打造清远融入大湾区先行区、湾区北新兴产业集聚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宜居宜业宜游温泉之城。工业园区则是现代产业发展的主平台、主战场、主引擎,佛冈县以广佛(佛冈)产业园为主导,“一主两辅、多点支撑”产业格局更趋成形。县人大常委会自觉担负起新时代赋予人大的新使命,不断创新人大监督和代表履职方式方法,于2021年7月,在广佛(佛冈)园区高标准建设清远地区首家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
一个联络站却设立“双站长”,分别由县、镇两级人大常委会机关领导担任;从意见建议的收集、办理到反馈,设立“三张清单”确保办事实效;小小联络站,力争发挥政策法规“宣传站”等“四个作用”……
架起政企服务“连心桥”,民意直通惠民生。作为全市首家设在工业园区的人大代表联络站,这块“试验田”创新探索建立“2+3+4”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深入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战略贡献人大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陈国飞 贺欢 通讯员 张芳懂 朱凯诗
搭桥梁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发挥人大职能作用
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广佛(佛冈)产业园位于佛冈县汤塘镇,由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和佛冈县采取“共商共建共享共赢”合作开发模式共建,是深入推进广清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截至2022年12月初,园区累计签约项目108个,总投资209.219亿元,预计年产值413.37亿元,年税收可达24.92亿元。
为什么工业园区内要设置人大代表联络站?
县乡两级人大是基层国家权力机关,是国家政权的重要基础。佛冈地处环粤港澳大湾区第一圈层,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步伐不断加快,基层人大工作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与广佛(佛冈)产业园区的发展建设结合起来。
因此,在当地党委和上级人大的大力支持推动下,佛冈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在园区建立人大代表联络站,打造一个人大代表与企业密切联系的平台,进一步畅通园区企业和政府沟通渠道,搭建企业和地方联系的桥梁。
该联络站于2021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驻站代表17名,其中,市人大代表5名,县委、县人民政府、县人大领导6名。建站以来,共收集办理意见建议100多条,包括以“三张清单”工作法推动的问题和建议34个,为企业和群众办理了一大批实事好事,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助力佛冈经济高质量发展。
佛冈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发兴表示,联络站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高效能运行,实现更好发挥代表在反映企业诉求、解决企业发展难题中的作用,努力做到企有所呼、我有所应,进一步畅通了园区企业和政府沟通渠道,为加强企业和地方联系搭建了桥梁。
强合力 打破传统交办流程 “双站长”同频共振
走进园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一处写有:“代表选民心连心”网格化+信息化联络服务群众的宣传栏格外显眼,其一左一右分别明确了县人大常委会领导和镇人大领导负责对接的县、镇一级领导干部以及协调需要解决的事项。
这便是广佛产业园人大代表联络站的“双站长”工作制度。原来,该联络站站长由一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和镇人大主席共同担任,并分别下设副站长和联络员。
其中,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站长的职责主要是负责与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的沟通联系,在招商引资、政策对接、产业转移等方面,围绕企业在规划建设、发展过程中关于用电、用工、公共设施建设、随迁子女教育等方面问题,搭建起政府和职能部门与企业沟通的“连心桥”,畅通相关职能部门帮助企业排忧解难的渠道,积极参与企业洽谈投资落户事宜,会同园区管委会深入走访等,实现工作的高位推动。
镇人大主席、站长的职责主要负责联系园区属地政府的有关事务,充分发挥桥梁纽带、支持决策、联系群众作用,倾听群众在城乡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民声、民意、民情,最大限度调动起居民和群众参与园区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证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能彻底打通。
此举有何深意?据佛冈县人大常委会解读,一方面,“双站长”工作机制打破了传统代表联络站“联络站—镇—县—职能部门”的问题建议交办流程,实现在联络站内就可以按照不同的处理权限,直接交办至县或镇,有效缩短了办理意见建议的过程。
如2022年汛期期间,收到选民关于大量泥沙流进与产业园交接的村内,影响道路出行的情况反映后,作为站长的镇人大主席古柱高立即组织相关村委干部到现场进行处理,确保周边村民的交通出行安全。
另一方面,联络站还打破了以往以选区为界的人大代表进站模式,除了安排园区所涉及选区的人大代表作为驻站代表外,还围绕在建项目、企业经营项目、政策扶持、企业招工、园区配套建设等方面,在佛冈县各级人大代表中选取了教育、人力资源、企业服务等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作为驻站代表,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助力企业发展的作用。
闭环链 “清单化”明责任 “销号式”促落实
广东慕尔印刷有限公司进驻广佛产业园之初,徐新建就犯了难:“我们企业是从广州来的,很多员工也是来自外地,他们的子女如何才能在佛冈就读?”这样的问题不是个例,仅在其公司面临入学需求的小孩就有5人。
带着心中忧虑,徐新建走进了人大代表联络站,向驻站人大代表反映企业面临的难题。不久后,他就收到来自联络站的反馈——员工子女的入学问题顺利解决。“短时间内就顺利解决了,真是非常高效。”徐新建感慨地说,“假如我们自己去跑政府部门都不知如何去办,现在通过联络站一站式解决了,太方便了。”
如何破解企业发展难题?问题反馈了如何才能不“石沉大海”?联络站的秘诀便是设立《问题清单》《认领清单》《公示清单》“三张清单”,构建起受理、分析、交办、反馈的闭环工作链,狠抓问题和建议的收集、办理、落实工作。
首先,用《问题清单》收集意见建议。
驻站代表通过接待和走访,广泛收集企业和群众的问题和建议,填写《问题清单》交联络站。联络站按照事权将《问题清单》交给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或镇人大,转政府及相关单位办理。
其次,用《认领清单》压实办理责任。
承办(认领)单位收到《问题清单》反映的问题和建议后,要及时研究处理,针对问题建议制定办理方案,并填写《认领清单》报交办单位备案。承办(认领)单位应当自收到之日起3个月内予以答复;如有特殊情况不能按时答复的,应当书面报告交办单位,并向代表说明情况,但最迟不得超过6个月予以答复;可以及时办理的,交办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办理时限,承办单位应当按期答复代表。
最后,用《公示清单》强化跟踪问效。
问题和建议办理完毕后,承办(认领)单位要填写《公示清单》,并在联络站进行公示。县人大常委会选联工委同步对《认领清单》和《公示清单》进行跟踪督查,采用“销号式”督办方式督促落实,做到问题和建议解决一个销号一个。对未能在规定的时限内办结或办理结果不满意的,采取持续跟踪监督,并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督查结果。
见实效 发挥“四个作用”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冬日的广佛产业园内建设仍然热火朝天,一栋栋现代化的厂房和大楼高大明亮、一辆辆施工车辆和货车来来往往,还有一大片平整后的土地正在兴建厂房,忙碌的一幕正彰显这个崭新园区的活力。
越是建设的关键时期,越是要做好服务保障。
“我们来自企业,最懂企业要什么。同时作为人大代表,我们也要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促进企业与各级政府部门间的沟通。”市人大代表、万洋集团清远区域总经理王宝传说,“解决企业的实际困难,就是我们作为驻站代表的使命和职责。”
一是发挥好政策法规“宣传站”的作用。
王宝传等驻站的领导干部代表,通过现场走访、邀企业座谈、定期政企电话会商等形式,就“促建设、促投产、促效益”与企业达产共识,加快企业落地投产速度。通过挂点服务,及时解决企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将惠企政策送上门、送入心。推动清远市44项审批权限和佛冈县48项审批权限下放到园区。
驻站的企业代表主动融入园区开发建设工作,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先行者和示范者,有企业代表创造了首栋单体楼从拿地到封顶仅用了108天的“佛冈速度”。有企业代表在招商工作中仅用了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招商20多家企业的预期目标,壮大了园区发展规模。
二是发挥好社情民意“收集站”的作用。
园区联络站建立了代表接访轮值机制,采用“接待+定向走访”模式,及时反映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其反馈到政府部门,畅通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通过形成切实可行的建议把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事情落到实处。其中,企业和群众反映的增加公交班次、构建物流专线、完善供水、供电等问题建议均得到落实或答复。
三是发挥好暖企惠企“服务站”作用。
面对疫情,驻站人大代表主动上门服务,帮助企业防疫生产“两手抓”,安全发展“两不误”;在驻站代表的协助下,有关部门设立了佛冈县人民法院(广佛产业园)巡回审判点,提升了园区依法治理水平;有代表主动上门了解企业项目建设情况,协调县有关部门,为企业解决水田指标,顺利完成了标准厂房报建验收工作,不仅成功帮助企业申请标准厂房,还为企业落实奖补资金397.79万元;有代表搭建起了佛冈县首个由村经济联合社全资注册成立的人才服务公司,带动当地就业,缓解企业的用工难题。
四是发挥好民生项目“监督站”作用。
某企业办理营业执照时因名称查重受阻,驻站代表召集职能部门进行协调,落实由市场监管部门安排专人对接服务……联络站定期开展调研视察、代表主题活动,围绕园区规划建设和周边配套设施、用工需求、交通道路、企校共建联盟工作等开展监督,确保企业引进和生产发展稳步推进,不断优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