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佛冈县委书记潘国标带队到江苏无锡,与广东雅迪机车有限公司(下称“雅迪”)签订华南基地(佛冈)项目协议。雅迪承诺,位于佛冈县的雅迪华南基地到2027年将实现超百亿元产值。
项目协议签约现场。
今年一季度,以雅迪为代表的电动车制造业产值达17.24亿元,增加值同比增长37.3%,拉动佛冈GDP增长1.1个百分点。电动车制造业占佛冈工业总产值比重两成以上。
佛冈立足“工业强县”定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电动车制造百亿级产业集群,誓要拼出发展加速度。
雅迪产量“带飞”产业链
雅迪是国内电动车行业的领头羊。位于佛冈县的雅迪工厂,是华南地区最大的电动自行车生产基地。在这里,11条自动化流水线火力全开,单线8小时每天产能750辆,每天约有8250辆电动车“出生”,随后销往广西、福建、江西、湖南等市场。
位于佛冈的雅迪工厂是华南地区最大电动自行车生产基地。
从2016年产能50万辆,到2022年产能222万辆,6年内产能扩大了3倍,足以看出雅迪发展之迅猛。广东雅迪机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晓利介绍,预计到2027年,雅迪华南基地的电动车年产能可达到500万辆,成为雅迪所有生产基地中产能最大的基地。高产的背后,雅迪的产值和税收均位居佛冈榜首。
一辆电动车所需零配件上百种,雅迪负责产品研发、组装、销售,零配件则全部来自上下游供应商。随着“链主型”龙头企业发力,雅迪上下游的订单也跟着水涨船高。
目前,有25家配套企业与雅迪一道落户佛冈,这些生产车架、电机、塑件的上下游企业就近协作配套,形成了佛冈电动车制造产业链。
数据显示,2022年,佛冈以雅迪为代表的电动车制造业产值约62亿元。今年一季度,雅迪推出“以旧换新”的销售模式,直接推动产能达到高峰,实现产能68.6万辆,产值14亿元,拉动佛冈电动车制造业达到17.24亿元。
近年来,佛冈全力打造承接大湾区产业转移的主战场,顺应电动车制造业强势发展趋势,提出以充分利用雅迪等龙头型、“链主型”企业的强大带动能力,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发展,全力打造百亿电动车产业集群。
供应商“追随”扩产降本
106国道龙山至汤塘段两边,以雅迪为圆心,周边布满了电动车零配件生产商,他们都是雅迪的上下游企业,依附产业“链长”而发展旺盛。目前电动车核心配件本地供应率较高,构建了电动车企业“微循环”。雅迪也通过供应链管理,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倒逼中小企业提升产品品质。
工人在流水线上组装电动车。
随着雅迪的产量增加,越来越多供应商迫切想进入佛冈设厂,希望离头部企业更近些,压缩物流成本,增加与头部企业的沟通互信。
企业的需求与政府做大电动车产业“蛋糕”的规划不谋而合。除了在新建的产业园为电动车产业“留位置”,佛冈县委、县政府还大力盘活雅迪华南基地周边的闲置厂房,为“想进来”的电动车配件企业腾空间。
佛冈县工信局副局长刘国庆介绍,针对制约雅迪发展的产业链配套入驻用地难题,佛冈强化产业谋划,通过联合环保、应急等部门开展执法,督促低效企业腾出用地引进新的优质企业,如激发与雅迪机车相邻的D类低效用地企业发展活力,不断提升土地效益。
产业壮大反哺城镇化
雅迪在佛冈龙山镇和汤塘镇均有设厂,尽管两镇是佛冈的工业重镇,但城镇化率仍然很低。依托工业化的红利,佛冈乡镇逐步推进城镇化进程。企业也在根据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评价此地的营商环境。
位于龙山镇的君强模具有近80名员工,九成是本地人。“我们的员工平均月薪6000—7000元,这在龙山镇来说非常可观。”刘荣光介绍,电动车制造业的兴旺,为佛冈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
雅迪生产线火力全开。
驾车离开君强模具工厂,刘荣光还介绍起门前一段乡村公路。原本逢雨必浸的路口经过改造,美观性和安全性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看着镇圩面貌的改善,政府的服务意识提升,刘荣光说,这种小细节让他感受来自政府对企业的重视。
与党委、政府座谈时,两镇企业常提及比较受人关注的两个问题:缺水和缺乏餐饮娱乐设施。前者事关生产,后者影响能否留住人才。
今年4月,佛冈县北江引水及南部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期)项目开工,项目主要满足佛冈南部区域的工业和生活用水需求。而龙山圩镇改造回应企业期望,增建购物中心、休闲公园。城镇基础设施的升级,在细微处为佛冈招商引资增加印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