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规划主要根据《清远市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广清一体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清远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规划建设方案》《佛冈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佛冈县省级产业转移转移园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编制,阐明佛冈产业园未来十二年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是指导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存在问题
一、发展基础。1.区位优势。园区地理位置优越,毗邻广州市从化区、韶关市新丰县、清远市英德市和清城区,交通路网便捷、路网完善,国道106线穿境而过。2.产业优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创新资源集聚成势、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产城融合深入推进。3.生态优势。拥有林业部门管理的林地面积约136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38.2万亩,森林蓄积579.7万立方米,天然林面积43.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58%。
二、存在问题。工业整体实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产业链上下游及关联配套产业延伸和吸引不够,集聚效应尚未充分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少,产业协同发展不够,承接广州、粤港澳大湾区高端产业转移的能力较弱,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体系深度不足,缺乏产业链深度合作,园区承载吸附能力有待提升。
第二章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向更好质量、更大规模、更高层次加快迈进,全力打造国家级高质量发展智造区。
二、基本原则。一是坚持高点规划,提升发展水平。二是坚持优化布局,推进产业集聚。三是坚持创新发展,促进园区升级。四是坚持内外联动,实现互利共赢。五是坚持生态优先,加快绿色发展。
三、发展目标。到2035年,园区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综合效益大幅提升,现代产业体系更具活力,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枢纽门户功能更加强大,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人与自然充分和谐共生,走出一条经济低碳、高效智慧、社会文明、生态优美、城乡融合、生活幸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建成绿色园区、创新园区、开放园区、活力园区、智慧园区,形成园区治理科学、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的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国家级高质量发展智造区全面建成。
第三章 构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空间布局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规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生态型”组团,实现全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打造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示范标杆。
一是以三园引领建强核心区域。1.做强广佛园。加强空间统筹、加强产业组团、加强交通互通。2.做优城西科技园。打造“轴带连通、集约集中”的空间生态、打造“片区一体、产业集中”的创新生态、打造“环境优先、道路通达”的城市生态。3.做大龙山智造城。构建“产业发展四大片”、构建“配套三组团”、构建“三横四纵路网”。
二是以四镇协同提升城市功能。1.提升石角片区能级。坚持生态立镇、坚持工业强镇、坚持文旅活镇。2.提升汤塘片区能级。聚力“新产业”、聚力“新更新”、聚力“新生态”。3.提升迳头镇发展能级。强化工业基础、强化农业生态、强化文旅融合。4.提升水头镇发展能级。打造“魔芋之乡”“魔力小镇”、打造“农业+旅游”模式、打造“中医药+医疗卫生+养老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医养中心。
二是以六片联动促进产业集聚。1.建设以生物制药、智能制造、精细化工和新材料等产业为主的广佛(佛冈)产业园片区;2.建设以雅迪电动车为龙头的高端装备制造为主的聚宝工业园片区;3.建设以生物医药为主导的湾区生命科技园片区;4.建设以空调制冷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物流仓储产业为主的龙山先进装备工业园片区;5.建设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数字经济为主的石角城西众创城片区;6.建设以南玻电子玻璃和太阳能玻璃等产业为主的迳头金岭工业园片区。
第四章 打造湾区产业转移先导区
一、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1.做强装备制造产业。推动制造业向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化转变,重塑制造业的技术体系、生产模式、产业形态和价值链条,实现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2.做强电子信息产业。推动数据与服务、硬件与系统的融合创新,培育平台型或核心技术企业,加强终端产品创新突破、软硬件协同、产品迭代和应用示范,不断完善行业发展生态。3.做强新材料产业。布局先进金属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智能材料、纳米材料等领域的龙头企业,加强新材料场景应用,打造上中下游密切衔接、配套完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支撑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形成完备的新材料产业体系。
二、大力发展三大优势产业。1.提升食品饮料产业能级。全力推动食品饮料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培育支撑食品饮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等未来工厂形态,实现食品饮料制造业的质量提升、增量突破、存量优化。2.提升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能级。重点发展高端医疗服务、肿瘤癌症治疗、医学美容等特色领域,建成高端医疗产业服务集群。完善和升级现有化妆品产业集群,打造成为国货良品和新锐领导品牌的产业地标,建设佛冈美谷。3.提升新能源产业能级。持续招引一批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能源项目,在节能技术和装备、高效节能产品、节能服务产业、先进环保技术和装备、环保产品、环保服务等领域,打造相对完整的节能环保产业链,实现新能源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形成支撑能源转型的新增长点。
三、大力发展三大特色产业。1.着力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充分赋能现代产业体系,引进和培育信息服务、外包服务、供应链服务等新兴行业、新型业态,壮大生产性服务业产业规模,全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重点发展临空物流,发展城市配送、打造华南地区枢纽型综合物流园区。2.着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不断完善“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产销模式,积极融入湾区菜篮子工程,拓宽销售路径,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农业特色发展。3.着力发展现代旅游业。加大文化旅游资源发掘整合力度,推动“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全域旅游“三心一轴两带三区五组团”空间格局,高层次谋划建设国际养生福地和旅游新兴业态创新中心,打响“粤中画廊,泉说佛冈”旅游品牌。
第五章 打造高水平协同开放示范区
引领推动广清一体化协同发展,深化大湾区重点区域合作,积极参与对外开放合作,加强物流配送网络建设,加强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培育,加强商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流通环境治理,优化内部路网循环,加强外部道路联通,完善交通运输配套,不断拓展对外开放领域,提高协同发展水平,打造清远对外开放园区新标杆,为佛冈建设清远融入大湾区先行区提供坚实支撑。
第六章 打造湾区科技卫星城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攻方向,抓住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机遇,依托佛冈优越的生态环境以及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大湾区创新资源,大力汇聚一流创新人才,引育高端研发机构,增强创新源头供给,推动全链条、全周期、全要素融通创新,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全力打造大湾区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地。
第七章 打造湾区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体制机制创新已成为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优质的服务和要素供给正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园区作为佛冈县探新路、作示范的重要功能区,通过实施高水平营商环境升级工程、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实施高效能社会治理样板工程等三项体制机制创新手段,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把体制机制创新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全面激活园区发展活力。
第八章 打造湾区绿色生态新城
绿色是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贯穿到园区规划、建设、治理各领域各环节,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规划建设新型智慧园区重点工程,全面建设大湾区北部旅游观光带,全力把园区打造成为大湾区后花园最宜居的生态新城。
第九章 保障措施
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增强规划约束性,强化重大项目支撑作用,引导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工业园建设,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确保规划有效落实、各项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第十章 规划编制的政策和法规依据
《佛冈县产业园建设国家级高质量发展智造区总体规划(2022-2035)》编制坚持依法依规、科学谋划、民主参与、公开透明的原则,注重上位要求与本地实际相衔接,准确把握发展阶段特征,保证规划的合法性、前瞻性、指导性。
佛冈工业园管理委员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