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要求
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粤办函〔2023〕231号)文件精神,主动适应我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步伐加快的需要,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投资效益,最大限度地缩小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之间的办学差距,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使农村孩子也能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第二条 规划原则
(一)坚持统筹规划原则
根据佛冈县县域内各阶段学龄人口和常住人口发展趋势,着眼于教育教学需求,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分步实施,配套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原则,科学规划全县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
(二)坚持问题导向原则
加强调查研究,认真测算和分析全县各学龄阶段常住人口变化情况,针对初中、小学、幼儿园阶段教育资源不足、大班额、大校额等突出问题,充分考虑综合改革需求,加快改善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
(三)坚持标准化建设原则
因地制宜,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优先满足就学需要,优先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注重规模效益,坚持新建与改造相结合,节约建设,集约用地,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第三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粤发〔2020〕6号);
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粤办函〔2023〕231号);
4.《广东省教育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加强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粤教基〔2022〕33号);
5.《广东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广东省“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广东省“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粤教基〔2022〕36号);
6.《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及相关工作的通知》;
7.《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民生十大工程”五年行动计划教育领域实施方案(2023-2027年)>的通知》(粤教基〔2024〕4号);
8.《中共佛冈县委 佛冈县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佛委发电〔2023〕7号);
9.《佛冈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佛冈县教育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佛府函〔2023〕44号)。
第四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佛冈县6个镇(含县城)78个行政村的中小学校、幼儿园。
第五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3-2027年,近期到2024年,规划基期年为2023年。
第二章 学校(幼儿园)发展目标
第六条 发展基础
(一)发展现状
1.学前教育
2023学年,全县共有幼儿园69所(其中公办32所、民办37所),小学附设幼儿班26所(14所没有在读幼儿);在园(班)幼儿10458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8.11%;其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5230人,占比50.01%,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9022人,占比86.27%。
2.义务教育
2023学年,全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54所,其中:初级中学12所,完全小学42所;另有完全中学初中部2个、小学教学点29个(15个没有在校生)。共有在校生47994人,其中:初中16739人,小学3125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73人。
3.高中阶段
2023学年,全县共有高中阶段学校4所,其中:中职学校2所(含1所民办),完全中学2所,共有在校生12316人(中职学校5518人,普通高中6798人)。
(二)发展形势
1.学龄人口变化趋势
据县卫生健康局统计,我县常住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2018至2023年全县常住出生人口分别为:4376人、3952人、3558人、3045人、2464人、1958人。适龄儿童入学随之逐年减少,随着城镇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不断涌进县城学校入读。
2.布局优化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目前我县基本消除“大班额”现象,但仍有少量“大校额”现象存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推进,对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3.布局优化和调整需求
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是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的需求,确保巩固“5085”攻坚目标任务;中小学校布局优化调整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适应新高考改革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需求。
第七条 学校(幼儿园)发展定位和目标
根据本县常住人口的变化趋势,立足当前,并着眼未来几年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合理规划学校布局,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通过调整结构、资源重组、盘活资产,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最大限度地优化和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社会效益。加快改善高中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满足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需求,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到2027年,基本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校额”,小学、初中标准班额比例均达到100%,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第八条 规划指标
基本建成制度更加完备、结构更加合理、资源更加优化、均衡更加优质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人民更为满意的优质教育,群众教育获得感大幅提升,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具体指标如下表:
规划指标表
第三章 规划内容与保障
第九条 规划内容
(一)镇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优化调整
1.规划撤销
2.规划撤高留低
学校(幼儿园)撤并(销)后,为解决学生上下学问题,各接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寄宿、校车接送、午托午餐等服务,学生以自愿方式选择,切实保障广大农村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撤并(销)后的闲置校舍、仪器设备资产等划归接收学校管理,主要用于发展乡村学前教育、校外教育、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研学基地等。如已撤并的小规模学校,由于当地生源增加等原因确有必要恢复办学的,可按程序恢复。
(二)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2027年)
(三)高中阶段学校布局(2027年)
(四)中小学校学位供给和入学需求预测
到2027年,县城及各镇中小学校学位供给和入学需求预测情况如下:
县城及各镇各学段学校均能满足入学需求,广佛产业园规划学校未建成之前,汤塘镇、龙山镇负责承接产业园随迁子女入学安置,为优化我县营商环境创造条件。
(五)城乡幼儿园布局(2027年)
学前教育学位充足,能满足群众的基本需求,但存在县镇结构化矛盾问题,主要体现在未能满足群众对县城和镇中心公办幼儿园优质学位的需求。
(六)规划改扩建学校、幼儿园
1.改扩建四九中学,新建一栋教学楼,增加450个学位,计划2024年12月前完成建设。
2.改扩建佛冈一中、佛冈中学,增加2700个学位,计划2024年12月前完成建设。
3.改扩建县蓓蕾幼儿园和汤塘镇中心幼儿园,增加公办学前学位180个。
(七)落实小区配建学校、幼儿园
1.规划在龙凤新区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该项目属于小区配套学校,建成后无偿移交政府使用,可提供54个班(小学30个,初中24个),共2550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该学校计划2026年12月与住宅小区同步竣工。
2.规划建设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云星钱隆东苑)增加公办学前学位270个。该幼儿园计划于2027年12月前与住宅小区同步竣工。小区配套幼儿园建成后,规划办成现有公办幼儿园分园。
(八)异地新建中职学校
规划在原三八中学旧址异地新建佛冈县职业技术学校,项目占地面积163.55亩,建筑总面积约79941.87平方米,可提供学位3000个。
第十条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部门协调推进
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统筹力度,把中小学布局调整列入各镇人民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深入调研、精心规划,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分类推进、分步实施,既要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又要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协调发改、财政、住建、自然资源、公安、编办等部门,通力协作,认真落实好每一所定点学校、定点项目的建设工作,切实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二)广开渠道,确保资金投入
学校布局调整需要大量资金,单靠财政投入显然不够,因此,必须开拓思路,创新机制,灵活运作。在县财政加大投入的同时,通过融资、土地资产置换、社会力量参与、商品房开发公建配套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快布局调整的推进步伐;新建、扩建校舍所需的土地,自然资源、住建、财政等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优先、优惠划拨。
(三)加强宣传,营造重教氛围
各镇人民政府、各中小学校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传媒等载体,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宣传教育活动,向广大干部群众广泛宣传学校布局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调整学校布局对提高办学效益、提升教育质量,培养现代化人才、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教育、支持教育、消除矛盾、上下合力,为布局调整规划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四)加大投入,办好“三所”学校
加大资金投入,集中力量办好“三所学校”(镇中心幼儿园、镇中心小学、寄宿制学校),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和城乡一体化。增加资源投入,补齐短板,按标准补足配齐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提高信息化建设应用水平,缩小区域、校际教育间的发展差距,建设基础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