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医院开展帮扶以来,持续加强心血管内科等重点帮扶科室的“传、帮、带”工作,全面强化专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为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队伍而不懈努力。通过省人医全方位的帮扶,从最初的“输血”逐步转化为“造血”,县人医心血管内科实力稳步提升,近日,独立地为一名65岁女性患者实施首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此次手术对县人医微创介入手术的开展和医疗技术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现了县人医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65岁的郭阿姨3年前出现心悸等症状,多于夜间睡眠时出现,每次持续约数分钟可缓解,缓解后未予重视,近日因再次心悸入住县人医心血管内科。检查发现,郭阿姨患有高血压等病史,根据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显示,患者24小时内心率最慢时仅有38次/分,最快才52次/分,诊断为:心律失常—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虽然心内科团队给予其异丙肾静滴提高心率,监测心率、心律、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但是用药后心率控制不佳。
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正常人心率在60-100次/分之间,心动过缓患者的基础心率一般在50次/分左右,低于40次/分将非常危险。心脏起搏器是目前国际公认治疗心动过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当患者心动过缓不能逆转时,需靠人工心脏——心脏起搏器维系生命。
心内科主治医师黄生华介绍,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具有切口小、 无痛苦、 不开胸、 安全可靠等优势 ,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发出的规律脉冲,可以维持心脏的正常跳动和射血功能,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生命,大大改善心脏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李勇查房时详细了解了郭阿姨的病史,并对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后,诊断“ 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明确,是起搏器的I类适应症。李勇主任表示,郭阿姨情况十分严重,心脏随时可能停跳,引发晕厥甚至猝死,此疾病单靠药物无法根治,唯一的办法就是安装永久性起搏器,建议行永久性起搏器治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不可逆的心脏起搏和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主要方法。
在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并告知行心脏永久性双腔起搏器植入的必要性及相对风险后,家属商议后同意手术。为保证郭阿姨生命安全及手术顺利进行,心血管内科高度重视,组织科室人员进行了术前讨论,认真分析患者的病情,并就手术细节等相关事项进行了仔细分析和研究,制定详细周密的手术方案。
本次手术由李勇主任主刀,主治医师黄生华协助,以及医护团队默契配合、细致操作,郭阿姨成功接受了在DSA下实施双腔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此例手术为我县首例,手术过程顺利,用时1小时30分钟,术后,起搏器工作正常,郭阿姨安返病房。术后第一天,心电监护提示窦性心律与起搏心律交替,郭阿姨感觉良好,无明显不适症状。术后一周如期拆线,切口愈合良好。在医护人员详细告知起搏器术后各项注意事项后,郭阿姨正常出院。
首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县人医在心内科诊疗技术在上一个新台阶,为县人医国家标准版胸痛中心建设增添一份技术力量。心血管内科全体医护人员始终坚持“三好一满意”的服务理念,始终秉承“仁心育人、仁术济世”的基本要求,传承仁爱、严谨、和谐精神、创新精神、团队精神,传递着我们“佛冈县人民医院”的正能量,竭己所能,尽己所学,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回报社会。(佛冈县人民医院:刘海群、郑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