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广东省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人医”)技术帮扶下,县人民医院首次运用“人工肝”技术,为80后急性黄疸型病毒性乙型肝炎(重型)合并肝衰竭患者进行血液置换治疗,挽救了患者性命。随着“人工肝”这一项技术在县人民医院的开展与运用,将为患有重型肝病的佛冈患者带来重生希望。
4月15日,32岁的李先生因“腹胀、尿黄5天”急诊入院,既往有“小三阳”病史,入院时检查:皮肤巩膜重度黄染,转氨酶接近2000U/L(正常范围值应为0-40 U/L),总胆红素达到正常值13倍,肝功能明显异常,结合各项数值,综合考虑为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型)合并肝衰竭。
由于李先生病情有持续恶化之势,党委书记梁义明、院长方明十分重视,当晚连同副院长李智锋、胡军红召集医务科、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呼吸内科等进行多学科会诊,对李先生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制定诊疗方案。经讨论,大家认为李先生此前对乙肝治疗没有重视,加上劳累等因素导致乙肝病毒大量复制,致使肝功能迅速恶化,最终进展为肝衰竭,决定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
血浆置换治疗又称人工肝血浆置换术,是特殊的血液置换方式。通过把血液由体内引出进行血浆和血细胞分离,去除患者自身血浆,注入正常血浆,达到去除体内炎症因子、胆红素及内毒素的作用,可以为肝细胞创造良好再生环境,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消化内科主任王智慧表示,我国是肝病高发的国家,每年都有数以十万计的患者因肝衰竭而失去生命,而该类患者人群多数处于青壮年阶段,是家庭、社会的主力军。目前肝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手段,早期进行人工肝治疗,是临床常用的有效治疗方式。院长方明指出,血浆置换治疗是一种先进的人工肝技术,能够短时间清除胆红素、缓解患者肝功能。在省人医技术帮扶下,县人民医院引进了血浆置换技术,对于李先生而言恰好是及时雨。
4月16日起,消化内科每天为李先生进行1次血浆置换,经过3天的连续治疗,4月18日,李先生腹部不适症状完全缓解,尿色变浅,皮肤黏膜黄染较前减轻;经过联合抗病毒治疗,胆红素、转氨酶及各项肝功能检查指标恢复到正常范围,于4月28日出院。
出院时,李先生送上锦旗,并激动地说道:“我是广州人,在佛冈进行援助工作。我知道省医帮扶佛冈县人民医院,对此我有信心,就留在佛冈看病!感谢方明院长和医护人员的悉心治疗和关怀,让我获得重生!今后我会更加潜心为佛冈作贡献!”
县人民医院首例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们对肝衰竭患者的抢救治疗迈上了新的台阶,也标志着县人民医院在重症患者的器官功能支持治疗进入新篇章。(县人医:黄芷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