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空气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颗粒物和非甲烷总烃、TDI、臭气浓度,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详见表1和表2。 表1 项目有组织排放废气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产污区域 | 产污源 | 主要污染物 | 收集方式 | 处理措施 | 排气筒 | 执行标准 | 高度 | 编号 | 发泡区 | 发泡 | 非甲烷总烃、TDI | 密闭负压车间 | 水喷淋+过滤棉+二级活性炭吸附装置 | 15 | DA001 | 《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含2024年修改单)表4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 臭气浓度 |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
注:TDI待国家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发布后实施。 表2 项目无组织排放废气拟采用的污染防治措施一览表 产污区域 | 产污源 | 主要污染物 | 收集及处理方式 | 执行标准 | |
厂区 | 发泡、储罐呼吸 | 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 | 加强车间通风 | 厂界颗粒物和非甲烷总烃执行《合成树脂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31572-2015,含2024年修改单)表9企业边界大气污染物浓度限值;臭气浓度《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二级新改扩建臭气浓度限值;厂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执行《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排放标准》(DB44/2367-2022)表3厂区内VOCs无组织排放限值。 | 投料 | 颗粒物 | 加强车间通风 |
根据《报告表》,项目建成并落实各产污环节污染防治措施后,可有效减少废气的无组织排放量;废气经治理设施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可确保项目周边的环境保护目标及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在项目建成后不受明显影响。因此,本项目建成后,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周围的环境影响较小。 评价认为,项目在落实《报告表》所述的污染防治措施后,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空气产生的影响可以接受。 (二)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发泡机清洗废水和喷淋塔废水。 项目生活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后,委托专业污水清运服务公司清运处理;发泡机清洗废水和喷淋塔废水经收集后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单位清运处理。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废水排放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三)声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各车间生产设备运转过程,噪声源等效声级在75~85dB(A)之间。 项目采取的主要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包括: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布局生产设备,加强噪声设备的维护管理;对高噪声设备安装隔声减震垫。 根据《报告表》分析,项目厂界噪声排放可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2类标准,对项目周边区域及环境敏感目标的声环境的影响不大。 (四)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运营过程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 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废包装材料、边角料和不合格品、地面废沉渣等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均交由有资格和技术能力的单位处理;废原料包装桶、废活性炭、废过滤棉、清洗废水和喷淋废水等属于危险废物,分类收集贮存后交由具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资质单位收运处置。 根据《报告表》分析,采取上述措施处理后,固体废物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五)地下水和土壤环境保护措施及环境影响 根据《报告表》,项目采用相应防漏防渗措施后,对地下水、土壤环境的影响较小。 (六)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报告表》,项目涉及的风险物质包括聚1,2-环氧丙烷二醇、聚合物多元醇、胺催化剂、阻燃剂、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甲苯二异氰酸酯环戊烷喷淋废水、清洗废水、废活性炭、硅油,发生风险主要包括风险物质泄漏、废气废水治理设施故障等事故。根据《报告表》分析,建设项目应按照消防及安监部门要求,做好事故防范措施,设立健全的公司突发环境事故应急组织机构,以便采取更有效措施来监测灾情及防止环境污染事故进一步扩散。在采取以上措施的情况下,项目风险事故发生概率很低,项目环境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