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上午,在位于石角镇龙南片区的典点雕塑工艺品有限公司会议室里,石角镇党委书记梁艳文正拿着一份项目书与该公司总经理陈科举进行沟通,一旁的副镇长李英鎏和龙塘村干部不时就有关细节进行补充。梁书记手中的项目书既不涉及产业规划也不关联征地拆迁,与陈经理的这次会晤也与企业发展无关。而这一切,还要从一名石角镇龙塘村的困难老兵刘礼玉说起。
老兵年近期颐 无力修缮危房
龙塘村的刘礼玉老人已有98岁高龄。1945年4月,22岁的刘礼玉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期间共参加过三次战斗并因此负伤,1951年,刘礼玉因伤复员回到家乡。老人一生淡泊名利、勤俭朴素,所住的平房老屋属早年的泥砖和红砖混合建筑,房内破烂不堪、阴暗潮湿,屋顶因长期失修漏雨。经有关部门考究,该房屋已属危房建筑,濒临倒塌。根据省、市危改改造会议精神,刘礼玉完全符合第一批拥军、五保户住房改造标准,可获得数万元补助资金,但考虑到家中负担累累、财力微薄,老人只能放弃。
镇村积极联动 促成重建方案
龙塘村党总支书记刘永红跟刘礼玉及其子刘达卓开展了长达数月的思想工作,经过村委悉心调解,在镇党委、政府的积极协调下,今年9月,刘礼玉老人的住房终于取得了旧房原地重建批准和房产证。考虑到施工的各种因素,为不影响周围邻居的生活,不堵塞消防和人行通道、不影响自然环境,确保老人能在春节前如期入住新房,工程部门设计出包括拆除、建设、装修等在内,面积为70平方米的工程方案,涉及的15万余元资金以众筹的方式解决。
政府牵线搭桥 爱心企业捐资
典点雕塑工艺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科举退伍前是一名特种兵,长期超负荷训练使他患上了严重强直性脊柱炎。退伍后,凭借部队的经历和顽强的意志,陈科举把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业务蒸蒸日上。石角镇和龙塘村委找到陈科举并向其介绍刘礼玉老人的事迹后,他当即表达了自己捐资助困的意愿,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最困难的时候,是党和政府帮我渡过了难关,现在我有了一定的经济能力,就应该奉献爱心、回报社会”,面对镜头,陈科举显得有些腼腆。
镇党委、政府牵线搭桥,积极鼓励引导企业助力公益事业,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共同画就助困“同心圆”,这是石角镇党委、政府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聚心聚力解决民生问题的生动写照,也为构建新时代“政府+企业+社会”扶危助困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做法。(石角镇 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