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障碍    长者助手 我的收藏   收藏
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佛冈县农业农村局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821MB2D25334H/2022-00243 分类:
发布机构: 佛冈县农业农村局 成文日期: 2022-07-07
名称: 盘活撂荒耕地 让荒地变聚宝盘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7-22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盘活撂荒耕地 让荒地变聚宝盘

发布日期:2022-07-22  浏览次数:-

  近年来,佛冈县坚持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取得明显成效。截至7月5日,累计投入资金210万元,全县完成连片15亩以上撂荒耕地复耕4760亩,越来越多的“撂荒地”变成“聚宝盆”。

1 (3).jpg

  一、压实责任,高位推动

  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确保全年粮食种植硬任务保质保量。县农业农村局成立春耕生产督查工作小组,深入各镇开展督查,通过听取汇报、实地考察的形式,及时协调解决春耕难题,牢牢掌握春耕工作动态。同时,印发《关于下达2022年佛冈县粮食大豆生产任务的通知》,将春耕粮食种植任务分解到镇、村、户,全面压实驻村领导、驻村团队和村两委干部工作责任,确保完成全县目标任务。

1 (5).jpg

  二、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一是印发《致全县广大农民朋友的一封信》《佛冈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粮食生产严禁耕地撂荒的通告》宣传单,通过宣传栏张贴以及入户派发等方式进行宣传。二是通过党员群、队长群、村群、朋友圈等途径广泛宣传,力求宣传到家、到户,提高农户生产粮食的责任感。三是通过乡村大喇叭循环播放粮食生产和撂荒耕地宣传资料,分享粮食生产和撂荒耕地复耕经验做法,营造“保障粮食安全、你我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加强媒体宣传,通过南方日报(撂荒地变“聚宝盆”,高岗镇推行土地整治“党支部+”新模式)、清远日报(佛冈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撂荒地整治探索“托管代耕”)等进行春耕宣传。

1 (2).jpg

  三、积极探索,推广应用

  高岗镇坚持高位推进,创新“村党总支牵头+专业合作社(公司)运营+村民自主复耕”工作模式,全镇范围内约2100亩撂荒地成功实现复耕复种,高山红薯、红松茸、荔浦芋、有机玉米等具有高岗本地特色农产品种植项目初现规模,在探索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稳定增收上走出新路子、迈出新步伐。为最大限度调动村民小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高岗镇通过‘四议两公开’,在合作社纯利润里面留存一定比例对配合程度高的村民小组、村民小组长、村民进行奖励。目前,墩下村党总支已成功流转集200余亩撂荒地种植有机玉米,并与珠三角菜篮子工程相关采购商达成收购协议,提前铺设销售渠道。

1 (4).jpg

  水头镇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复耕、应种尽种”原则,积极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对排摸出的撂荒地,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组织召开复耕会议,实行“一村一策”、“一地一策”,探索农户自愿、亲友代管、合作社土地流转等复耕模式,充分调动群众复耕复种的积极性。在鼓励有劳力的农户自行复耕的基础上,对整户外出、无劳力、土地耕种条件差以及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的农户,采取动员将土地交由亲友托管代耕、无偿提供村小组组织代耕,快速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在产业培育中统筹谋划,对于水源不足的复耕后的撂荒地主要以玉米、蔬菜、番薯、花生等农作物种植为主,真正让“撂荒地”变成“致富田”,激发群众向撂荒地要效益的信心和动力。

1 (6).jpg

  汤塘镇积极探索“合作社+农户”代耕代管或收后收购模式,指导农业专业合作社与村民小组长签订合作协议,扩大复耕面积。一是农户转让土地使用权给合作社进行耕作和管理,每亩土地按照100斤干谷折合市场价格支付土地使用金;二是合作社提供种子给农户进行播种,然后由农户进行种植管理,合作社按耕地收获的稻谷(收割机直出湿谷五亩以上)保护价1.05元/市斤或按(自然晒干)保护价1.4元/市斤价格进行收购,确保粮食销售。

1 (1).jpg

  龙山镇为解决土地丢荒撂荒现象,因地制宜探索出“托管代耕”“党支部+土地经营权流转”等多种复耕复种模式,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农村集体、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等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全程托管、“菜单式”半托管等多种生产托管服务,缓解劳动力缺乏问题。

1 (9).jpg

  下一步,佛冈县将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村广大农户熟知耕地地力补贴、水稻种植保险、农机购置补贴等系列惠农政策。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农业主体进行一定的资金奖补,减轻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成本,提高农户种粮意愿。同时,及时修复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抗旱保水,合理安排好生产和生活用水,减少耕地撂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