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9日22时,在年初一寒风凛冽的夜晚,汤塘高速出口,一名身穿灰色外套的中年男子在路边徘徊,神情茫然的身影引起了路人的注意,经群众立即报警,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经过人脸识别身份,民警初步确认其名叫王某和,65岁,来自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然而,他的回家之路却远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
初到救助站:感受温暖与关怀
当王某和护送到县救助管理站时,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疲惫与不安。工作人员迅速行动起来,为其换上了干净的新衣物,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并提供热水让他洗去一路的风尘。与王某和沟通中,含糊地说出“徐州的”几个字,且存在语言沟通障碍。面对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巧妙结合语言与手势,确保王某和的需求得到满足,让他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关爱。那一刻,王某和的脸上浮现出一丝久违的放松,仿佛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寻亲之路:一波三折
2月7日,县救助管理站联系了徐州市救助管理站,希望能护送王某和返乡,但反馈信息显示,徐州市的王某和并非此人,根据王某和的口音推测是江苏省泰州市一带。县救助管理站立即联系泰州市救助管理站,进一步核实身份。2月11日,县救助管理站联合县公安干警采集王某和指纹和血液样本比对仍无结果。经工作人员多日耐心沟通照料,从其零散表述中获取家属关键线索并同步联系泰州市救助管理站。2月13日,借助多种寻亲平台,在“缘梦寻人”平台中,初步判定王某和为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小海镇海西村人,家中还有一名55岁的弟弟。
身份确认:十多年后的重逢
2月19日,在大丰区救助管理站的协调下,王某和通过视频连线与盐城市大丰区小海镇海西村村支书“隔空相见”。村支书一眼认出了他,激动地说:“王某和已经失散十多年了,以为他再也回不来了!”王某和的弟弟王某宽因精神异常,无法与哥哥进行微信视频交流。通过当地村委辨认,最终确认了王某和的身份。身份核实后,县救助管理站迅速将寻亲结果上报清远市救助管理站,同步协调后续返乡护送事宜。
温情照料:点亮回家的希望
在等待返乡的日子里,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对王某和进行关心关爱,细心照料,嘘寒问暖等专业服务,24小时在岗,密切关注其的身心健康,确保他能感受到温暖和支持。3月9日下午,王某和终于踏上了回家的路。县救助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将其护送到清远市救助管理站,逐级护送,确保其安全返乡。当返程车子缓缓启动时,王某和向工作人员挥了挥手,眼中闪烁着感激的泪光,并于3月12日安全回到江苏省大丰区小海镇。
这场跨越千里的寻亲行动,展现了县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的耐心与专业,更点亮了王某和回家的希望之路。县救助管理站将继续秉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的宗旨,帮助更多受助人员与家人团聚,让爱与温暖跨越山海,照亮每一个回家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