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1821007308796T/2021-00057
佛冈县教育局
2021-04-16
“猫头狮”在水头镇中心小学生根发芽
2021-04-19

“猫头狮”在水头镇中心小学生根发芽

发布日期:2021-04-19  浏览次数:-

  4月13日上午,在佛冈县水头镇中心小学的大课间,校园内锣鼓喧天,学生们架起猫头狮,伴随鼓乐节奏,闪展腾挪地舞狮,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


IMG_6534_副本.jpg


  在鼓乐声中,头顶插着两束青葱麦草、生气盎然的狮王开始动起来了,狮王出洞、过河、进门、采青,十来岁的小学生们将猫头狮舞得风趣幽默而细腻,伴着轻快的“十点梅花”锣鼓节奏,猫头狮时而疾驰跳腾,时而磨蹭徘徊,活灵活现,围观的师生们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


2狮王过河 (2)_副本.jpg


  学校狮队成立初期,从3-5年级中招收了30多名有兴趣的学生。今年13岁的黄家乐,是水头镇中心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年纪虽小,却是狮队的“老队员”,狮队成立初他就报名参加,至今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经过系统的学习,他学会了金鸡独立、八字摇、铲步等等,感觉自己特别的“帅气”。


3 (2)_副本.jpg


  “我在舞狮这个团队里学到了舞狮很多招式,也学会了舞狮的传统文化,我们在表演的时候,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我很开心,虽然很辛苦,不过我也很快乐。”黄家乐说。


1狮王出洞 (2)_副本.jpg


  和黄家乐同时加入狮队的崔梓真是狮队的鼓手,今年也是六年级了,他说刚刚开始学习的时候不辛苦,像玩一样,但越到后面越难,有快板、中板、慢板和行板,他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一套“十点梅花”打完后,经常是一身汗水。“以后我会继续努力,将传统的十点梅花传承下去”,他说。

  “猫头狮”流传年代久远,是比较少见的地方传统舞狮艺术形式,它流传于客家文化体系中,所以被称为客家狮,因狮头的形状和猫非常相似,又叫“猫头狮”。佛冈县水头镇莲瑶村,每逢佳节或集会庆典,村民都以舞狮前来助兴。年初一、初二,猫头狮队大多围绕村头门楼舞狮,以驱邪镇妖,盼如意吉祥,表达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与追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猫头狮表演场合日趋狭窄,莲瑶村狮艺娴熟的艺人都已年过古稀,猫头狮的传承亟待予以保护。

  水头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冯灿星介绍,为贯彻落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示精神,学校站在文化建设的高度,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结合学校自身的文化资源,开展“猫头狮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传承教育”课题研究,以佛冈县传统民俗文化为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猫头狮”引进小学课堂,在2018年成立了猫头狮队,经过两年多的训练,已成为学校的办学特色。2020年学校被评为广东省的优秀传统文化学校。2021年在参加佛冈县狮王争霸赛中获得了三等奖(比赛中唯一一支未成年人队伍)。

  今年准备退休的林醒韩老师,小时候受村里传统文化影响,是一名舞狮爱好者,经过几十年的潜心研究,对猫头狮有深刻的感情和见解。他说学校猫头狮队经过两年左右的训练,鼓乐和动作和谐一致,10多岁的孩子能完整地舞动一整套舞狮动作,非常难得。林醒韩深情的说:“展望今后,我们会把猫头狮这个民间的狮艺传统在我们校园继续发扬光大!”

  初尝“甜头”,在学校氛围的影响,今年又有40多名3年级的学生报名参加。学校还计划邀请林醒韩老师将猫头狮的传承项目编写成校本教材,继续传承猫头狮项目。


微信图片_20210415153628_副本.jpg


  水头镇中心小学“猫头狮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传承教育”是佛冈县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佛冈县教育局组织各学校认真开展经典诵读、戏曲、书法、传统体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进校园。

  2020年,佛冈县教育局组织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之“经典国学万人诵”等线上活动20场次,参与学生4万多人;举办线下“悦读·悦快乐”经典诵读主题活动,参与活动人数达千人,发放经典著作300余册。开展“佛冈县粤剧戏曲进校园”系列主题活动20场,受益师生群众近1万人次。开设书法课,全县覆盖率100%,受益中小学生4万多人,开展书法进校园活动15场次,受益师生4千多人次;开展“墨香书法展示”活动9场次,参与师生人数达1200人次。各校结合实际常态化开展醒狮、武术、太极等传统体育活动,开展活动16场次,受惠师生1万多人次;常态化邀请民间舞狮队到8所学校进行授课。(邓坚玲 黄超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