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省委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部署、市委和县委工作要求,将乡村绿化和产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一体谋划、优先推进,增加生态福祉,打造绿美家园,巩固绿美水头工作成效,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乡村绿化长效管理养护机制。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实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六大行动”为纲领,推进我镇乡村绿化工作,坚持以“政府主导、村级管理、群众参与”的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动员广大群众推进乡村绿化、科学开展植树造林、注重加强乡村绿化管理养护,让乡村逐步融入大自然,打造绿美水头,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塑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建设新样板。
二、目标任务
按照“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有激励”的六有工作要求,坚持“符合农村实际、群众广泛支持、规范有效运行”的原则,推进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绿化成果不断巩固,绿化管护制度健全,管护队伍保持稳定,形成“机制健全、保障到位、工作落实、规范运行、长效治理”的乡村绿化管护工作格局。
三、管护内容
绿植种植后应定期养护管理,包括浇灌、施肥、有害生物防治、补植与改植、防护等工作。
(一)花草、树木要定期修剪,科学养护。做到花草繁茂,树木旺盛。种植树高叶多的苗木,比如樟树,种植后应适当修枝疏叶,打好支撑;绿地内枯死枝、株及时修剪、清理;修剪清理后的枝、叶及时清除干净。所有苗木种植当天淋透定根水,种植一周内每天淋水一遍。
(二)花草树木要及时浇水除草,合理施肥。根据病虫害发生状况,适时喷洒(低毒生物)农药防虫治虫,病虫害危害程度控制在5%以下,无药害发生,确保成活率和生长茂盛。
(三)在雨季对于绿植有积水处可采用开沟、埋管、打孔等排水措施及时排涝,防止植物因涝致死。绿植范围内积水不得超过24小时。
(四)绿地内持续无杂草,无污物,无垃圾,水面无漂浮物,严禁乱写乱画和乱丢杂物。
(五)花卉、苗木要无死枝、枯枝,无人为损害花草树木现象。
(六)普及林草花卉知识,在公共绿地、街道的花草树木悬挂明确其科属和生长习性的植物铭牌,以便推广与科学管理。
四、管护责任
(一)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村切实履行对本辖区范围的绿化管理工作。乡村绿化建设规划与管护由村集体按要求组织落实,并以三级绿化网格为主,个人认领为辅确保责任到位。
(二)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制定绿化管护责任制。要求责任人对管护范围内的树木进行管护。一是村委公共绿地、道路绿化、河堤绿化由村委牵头抓总,各属地村民小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二是其余“四旁”“五边”绿化地块由认领管护村民代表负责,责任人为认领村民。
(三)各村要不定期开展养护检查和定期督查。对发生因人为因素导致树木及花草毁坏死亡的进行通报批评,涉及违法的上报移交相关部门处理。
(四)严格控制砍伐(移植)树木。镇村内任何树木不论其所有权归属,确需砍伐(移植)的,须经报镇同意后,由镇上报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按程序办理许可。
(五)加强古树名木的管理。强化我镇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建立一树一档案,设立标志,划定保护范围,进行重点保护。
(六)加强处罚警示力度。损坏草坪、花坛、绿篱、绿带的,由行政执法部门责令停止侵害行为,限期恢复原状,并可处罚款;造成损失,应当依法赔偿。
五、管护方式
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结合各村实际因类施策,鼓励采取因地制宜的长效管护方式进行有效管护治理。
(一)引导群众爱绿护绿。通过发挥党小组、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等群众自发性组织的带头、监督作用,广泛宣传“爱绿护绿植绿”,引导周边群众积极进行日常管护,营造绿美乡村好风俗。
(二)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护绿队为载体,设立“党员绿化岗”,结合“星级文明户、最美水头人”评选机制,引导党员、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植树增绿、绿化管护等行动。
(三)建立绿化网格管护网。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绿化网格,依托党员护绿队、护林员等队伍划分包干区,把做好绿化管护工作纳入农村综合网格管理服务事项,注重统筹吸纳党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保洁员、民兵、“雁归”大学生、团员巾帼志愿者等群体充实绿化网格力量。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坚持“党委牵头、社会协同、全民参与”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村民监督委员会职能,重视发挥村级企业、农民合作社、村民自治组织等组织的作用,增强乡村绿化管护的组织聚合力。
(二)强化投入保障。按照“谁受益、谁出资”原则建立运行管护经费“三个一点”投入机制(即财政补助一点、村集体承担一点、社会筹集一点)。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乡村绿化管护,减轻管护资金压力和农民负担。
(三)强化制度保障。以“建好、管好”为工作目标,制定出台考核、评比、监督管理制度,各村要以自然村为基础,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开展“文明村小组竞赛”、最美庭院评选等活动,大力宣传提高村民乡村绿化和生态建设理念,切实做到乡村绿化有人抓、管理养护有人管。
(四)强化激励保障。各村应发挥基层治理力量,对村内门前屋后“四旁”“五边”周边绿植开展主动认领管护活动,鼓励各村由低保户和有经济困难的家庭承接绿化树和果树后期管护,果树的收成归中标农户所有,提高群众积极性,助推群众增收致富。
七、乡村绿化管护“积分+”
参照《佛冈县水头镇“星级文明户”、“最美水头人”评选和优待方案》,经村党组织同意后,乡村绿化管护纳入“星级文明户”评选范围评分细则内容,凡参与评选的家庭,可通过党员包网格、村民包门前的方式,开展绿化管护工作获取积分。积分细则如下: